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论坛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时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年新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式感,从未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失落。  如果没有节俗带来的仪式感,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便会与普通的假期无异。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
查看更多
九华立春祭
2017.02.03
九华立春祭
专题报道
“九华立春祭”,是衢州立春祭祀的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的立春日,当地人都会举行仪式祭祀春神句芒,青年男女头戴鲜花,进行包括贴春牛图、扮芒神、迎春、鞭春、踏春、探春、采春、尝青、戴春等在内的仪式,并有演戏和各种娱乐活动。这一节日民俗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体现了农耕文明的文化特点。    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外陈村的梧桐祖殿是“九华立春祭”举办地点,该殿为浙江省乃至国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供奉有木神(春神)句芒的祖殿,神像用一根巨大梧桐树根雕成佛像供...
查看更多
立春祭,二十四节气入世遗后衢州首个祭奠上演
节气资讯
柯城九华乡的春糕由手工完成,口感软糯与光泽柔亮,是可以供于神前的供品。九华立春祭时,村民们家家都要吃春糕,除了“尝春”之意,还有与春神共享季节馈赠。 2017年2月3日是丁酉年立春,衢州柯城九华乡的的梧桐祖殿香火旺盛,四处赶来的村民虔诚地在春神句芒前祭祀上一炷香迎春,以祈求新年平安福瑞。这,是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立春。国内唯一一座供奉...
查看更多
百鸡图:民间剪纸里的吉祥符号
专题报道
  剪纸可能是中国人装点生活最得心应手的方式了。春节屋里贴上红红的剪纸,便立刻充满喜庆。汉声《大过鸡年》海报书中有一幅陕西剪纸——百鸡图,其中鲜活的鸡剪纸不仅可以装饰气氛,还蕴含着颇有意趣的民间吉祥符号,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吧。  鸡·大吉  鸡是最普通的家禽,公鸡善啼、母鸡生蛋,早在原始社会便是人们相依的伙伴。长期相伴让鸡与民俗生活早已不可分割。南宋《荆楚岁时记》记载,过年时需“贴画鸡户上,……杀鸡者门户逐疫,礼也。”民间多取其谐音“吉”,贴在大门上。  鸡...
查看更多
秦淮灯彩照亮新年
专题报道
曹真荣制作完成的荷花灯扎框子扎花瓣贴花瓣做花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了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是南京的一句老话。古往今来,秦淮花灯和金陵灯会,都是南京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活动。  延续和传承着金陵民俗的秦淮花灯,怎么制作呢?日前,记者采访了73岁的江苏省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曹真荣。  曹家扎制花灯,到曹真荣时已经是第三代。受家学影响,他从小就迷上了扎灯,花灯事业一做就是60多年。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还有一道道清晰可见的伤痕,那都是他...
查看更多
内画瓶:瓶装山水 细致精美
专题报道
摄影:乔栋张建宏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拿着画笔作画,那一刻,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手里的内画瓶。  内画瓶起源于内画鼻烟壶,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就有这么一位内画传承人,他的作品《映山红》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收藏,他个人也被授予“大同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走进张建宏的内画艺术工作室,立刻被一侧玻璃柜里的展览品所吸引。这里面的作品,小到手掌心大小的鼻烟壶,大到50厘米见方的工艺成品,应有尽有。其内容或山水...
查看更多
“非遗”艺术与科技的交融——访清华大学“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专题报道
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左一)对传统印染进行田野考察浙江嘉兴,小朋友正在学习扎染传统工艺(摄影:金鹏)  不知道有多少次田野考察,让醉心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剑石痛心不已:“以天然大漆为例,我国具备丰富的生漆资源、丰厚的工艺技术储备、庞大的从业群体和广阔的消费潜力,但制漆技艺却不够精细,使得国外低价采买中国生漆、再高价把精炼漆卖到中国,一出一进,价格整整差了十倍。”  “还有天然染色,在贵州、云南等地山区,以蜡染、扎染工艺表现...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专题报道
班春劝农-劝农活动立春从天文上划分,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从2月4日或5日开始,到2月19或20日结束。2017年的立春时间为2月3日23点34分。“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自秦代以来,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立春的由来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称“立春节”。《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
查看更多
春节的传统与新变
论坛
馒头飘香 (摄影:李咸德)  春节是古老而又年轻的盛大节日。它在民族生活中具有至高地位。如果从上古三代算起,岁首新年已经三千年的历史。诗经时代,岁末年初,“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祝福喧闹,至今仍回响在华夏大地之上。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 传统的大年“春节”是一个时间段落,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围绕着春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腊八粥,小年祭灶,忙年,扫尘,年夜饭,团圆守岁,更岁饺子...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非遗 那些年的年味儿
专题报道
  随着又一年春节的临近,摇一摇抢红包、集福卡的数字狂欢再次铺天盖地,人们再一次感慨:生活越来越好,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    回想过去,一过农历腊月二十三,甚至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食,必然要忙上很多天。如今,年夜饭桌上的菜肴也日益“现代化”,许多人家的年夜饭还搬进了饭店,主妇们似乎再不必费尽心思地为丰盛的年夜饭熬上几天几夜了。    在人们飞速奔向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其实心理上仍不免对过去那种传统的、充满人情味的节日生活有所怀念。想起那些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