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我们为非遗做直播”——记清华美院暑期非遗回访活动
专题报道
 龙宇(右一)在直播  “直播”是近两年的网络热词,越来越多的网络达人通过直播平台展现才艺、和网友分享好玩儿的故事或产品。那么,“直播”和“非遗”之间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个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做了这样的尝试。  “非遗进清华”的延伸  今年暑期,在文化部的倡导下,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延伸,清华美院非遗项目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非遗传承人回访活动。考察团兵分七路深入江浙、湘黔、川渝、陕冀等地的传统村落,寻访曾在清华...
查看更多
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地方经验
论坛
  记录的不仅是一招一式    河南抢救性记录执行团队编导  赵  倩  由于非遗项目的类别与特点不同,传承人的身体状况、表达能力、家庭环境也有差异,使得我们在做抢救性记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不同的问题。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些经验与思考。现以对撂石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沈少三的记录工作为例。  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项目,其花样动作有很多通俗形象的名称,像黑狗钻裆、片马腰穿等。沈少三的技艺特点之一是双人套花,也就是两个人在连续做几个花样动作之后再互传...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闭幕
其他新闻
  9月25日上午,历时五天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闭幕。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本届博览会共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非遗精品展、传统工艺项目比赛、民歌大赛、传统工艺振兴...
查看更多
西部文博会非遗传人“各显神通” 来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专题报道
  9月9日至12日,第八届西部文博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博会上进行展演展示。广东舞狮、陕西老腔等精彩的演出及各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手工艺让西安市民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本届西部文博会专门设立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区。25岁的贵州六盘水苗族姑娘熊兆美点亮蜡烛,用不同大小的刀蘸蜡后在布上作画。在她的刀下,《年年有鱼》、《鸟语花香》等传统蜡画精致呈现。熊兆美从小跟着外婆、妈妈画蜡画,传到她已经是第7代了,熊兆美是当地最年轻的蜡画传...
查看更多
抢救性记录工程就是和时间赛跑
论坛
抢救性记录拍摄现场(摄影:左宏)   1950年的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杨荫浏和曹安和带了一台当时可谓最先进的钢丝录音机,到江苏无锡找到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要给他录音。那时的阿炳因诸多不幸的遭遇已有3年不演奏了,乐器没有了,技术也已经生疏了。为了录音他坚持要先练习几天,3天后他演奏了《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阿炳听了录音,对自己的演奏并不满意,说需要再练习一段时间。于是便约定半年后再...
查看更多
中外专家齐聚济南 共议传统工艺振兴——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振兴论坛”圆满落幕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先生主持论坛参会领导、专家聆听报告人发言  本网讯  2016年9月21日至22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的“传统工艺振兴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作为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学术板块的重要内容,以“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为议题,邀请与会者共同探讨传统工艺振兴的理念、路径、对策,交流分享近年来传统工艺...
查看更多
中外专家齐聚济南 共议传统工艺振兴——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振兴论坛”圆满落幕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第四届非遗博览会专题展览(一)——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展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展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自2015年以来,文化部和教育部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学习能力和传承水平而实施的重要项目。该计划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组织传承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研修、研习和培训,帮助学员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进而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带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本次博览会设置了专门展区,以承担该计划的57所高校为参展主体,采取教学成果(作品)展示,多媒体演示等互...
查看更多
第四届非遗博览会专题展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成果展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成果展  本次博览会首次设立学术成果展版块,以“学术研究与大众生活”为主题,向社会公众集中呈现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丰富成果,特别是利用当今先进技术保存、保护、利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首次面向社会推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信息平台”、“中国记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基础资源数据库”。  展区设有与儿童阅读结合的互动式中国民间故事绘本,以及与在线教育、国际教育结合的传统文化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第四届非遗博览会专题展览(四)——各省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
专题报道
各省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  本届博览会邀请了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参演,设山东省展区和山东省外展区。参展形式为图片、多媒体展示、现场制作、商品交易等,参展项目以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以及传统音乐、戏曲等类别为主。参展项目按专业进行分区,设展演区,全面提升展会的可看性和吸引力。  在全国项目精品区中,划分了16个项目分类展区和14个省级独立特装展示区,其中,分类展区的展示项目涵盖了雕刻、医药、印染布艺、文房四宝、陶瓷、食品加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