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珠算
2014.07.15
珠算
专题报道
珠 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颗,每珠当一。 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赵太承家”药店柜台上放者一把算盘,明朝时逐步传入日本,朝鲜,泰国等地。元代刘因(1248~12...
查看更多
各地清明特色美食 来自春天的味道
2014.07.15
各地清明特色美食 来自春天的味道
专题报道
各地清明特色美食来自春天的传统味道 清明,是中国美食传统中最好的时节。“春雨惊春”尚嫌早,大地刚刚萌动还略嫌一丝春寒料峭的单薄,到了谷雨又花红柳绿,错过了萌寐之初的最美年华。甚至,清明成了一个界限。比如茶,“明前”最佳,到谷雨就差了一截,到了立夏就只能弃之不闻了;比如艾草、马兰头、春笋、荠菜、枸杞叶……都是过了这一时节便大打折扣的美味。 江南的青团子 江南的“麦浆草”,清明而生,过则难觅,也因此,用麦浆草做成的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
查看更多
火燧知从新节变
2014.07.15
火燧知从新节变
专题报道
火燧知从新节变——唐代清明的改火习俗 唐代诗人韩愈有首脍炙人口的《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论者多认为此诗意在讽喻皇帝对宦官的恩宠,但我们也不妨视为唐代的一幅节日风俗画,飞花、御柳、东风描绘出都城长安的浓浓春色,蜡烛、轻烟则呈现了寒食清明期间独特的改火习俗。 改火习俗曾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管子·禁藏篇》等都曾提及,老百姓在春天要修治房屋锅灶、掏井易水,还要钻燧改火,目的...
查看更多
追忆西府秦腔泰斗吕明发
2014.07.15
追忆西府秦腔泰斗吕明发
人物
爱秦腔,爱了一辈子 ——追忆西府秦腔泰斗吕明发 2月7日,“吕明发先生诞辰92岁、从艺84年追思纪念”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周原镇王家村举办。9天前(1月29日下午),秦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西府秦腔泰斗级人物吕明发,带着对秦腔的爱逝世了。在宝鸡市戏剧家协会、宝鸡天水“西秦腔”研究会等单位联合敬送的挽联上,“明志砥德沐雨栉风誉满...
查看更多
血汗深情浇铸艺术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丰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蔡锦镇
2014.07.15
血汗深情浇铸艺术路――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丰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蔡锦镇
人物
血汗深情浇铸艺术路 ——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丰皮影戏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蔡锦镇 蔡锦镇,一个和“皮影戏”结下不解之缘、把皮影戏当成祖业的人。虽历经贫穷磨难,依旧“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改。2007年6月,他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项目代...
查看更多
浅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014.07.15
浅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论坛
浅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 吴才德 摘要:阐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涵义,分析靖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要通过法律法规保护、产业化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来解决。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自2003年1...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
2014.07.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 王小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有关的物品和劳动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在与大自然的相互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不断传承、创新和积淀的成果...
查看更多
利用影视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启示
2014.07.15
利用影视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启示
论坛
利用影视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启示 巩盼盼 摘要:在大众又化传播的话境下,非物质又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传承面临困境。一万面,利用民俗影视进行忠实记录是可行的万法,但其中凸现的司题仍值得我们思考。另一万面,影视民俗抽取了民俗的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播起推动作用。“非遗”的保护要借助影视手段面向大众,走出困境。 关键词...
查看更多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
2014.07.15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
论坛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 韩小兵 喜饶尼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生效)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7年生效)则在其序言中阐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义:“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
查看更多
非遗不是传承人彰显名利的工具
2014.07.15
非遗不是传承人彰显名利的工具
论坛
非遗不是传承人彰显名利的工具 近日,笔者参观了一个艺术博览会,除了书画作品外,泥塑、年画、刻瓷等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各种非遗项目产品明码标价,引来了很多观众参观。如今,各种形式的非遗博览会很多,除了考虑经济和市场因素,这些展会究竟要给大众传达什么理念? 近十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按照2011年颁布的《非遗法》,四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都被列入保护名录,在经费、场所、传播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扶持。多地出现...
查看更多
1
2125
2126
2127
2128
212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