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2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八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1116)
机构
(24)
政策
(427)
资讯
(11535)
清单
(12139)
资源
(3158)
学术
(2368)
百科
(148)
其他
(129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病逝
2011.06.28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病逝
其他新闻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病逝 2011年6月23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慧芳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6岁。据悉,李慧芳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6月29日上午8时在八宝山竹厅举行。 李慧芳生前好友、前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介绍说,李慧芳文武昆乱不挡,擅长各行当、各流派的表演。她9岁师从李玉龙学老生,13岁登台演出《空城计》《群英会》《一捧雪》等剧。1946年在上海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了《四进士》《徽钦二帝》等剧,因为小嗓很好,按照周信芳的意见改...
查看更多
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2011.06.28
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专题报道
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金陵本《本草纲目》 2011年5月,国家图书馆藏元古林书堂刻本《黄帝内经》和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而成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曾经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该书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
查看更多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2011.06.24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专题报道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首次以文献展现非遗,让人眼前一亮。6月15日召开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上,相关专家及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这一颇具创...
查看更多
“非遗”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2011.06.24
“非遗”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其他新闻
“非遗”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兴化市的茅山号子、如东县的跳马伕、苏州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等24个项目成为国家级“非遗”。和前两批国家级“非遗”相比,入选项目总数大幅下降,对此,专家表示,随着全国非遗普查的结束,重大项目早已在前两批审查通过,非遗获批数量减少是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从前几年的重申报阶段过渡到重保护阶段。 非遗特色: 传统表演多、传统技艺强...
查看更多
中山公园音乐堂昆曲《牡丹亭》顾笃璜亲力执导
2011.06.20
中山公园音乐堂昆曲《牡丹亭》顾笃璜亲力执导
其他新闻
中山公园音乐堂昆曲《牡丹亭》顾笃璜亲力执导 为庆祝昆曲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暨庆祝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90周年,2011年6月19日晚19:30,苏州昆剧传习所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唯美上演传统昆曲《牡丹亭》。83岁名导顾笃璜再度出山,亲力执导此次“青松版”《牡丹亭》演出,杜丽娘由“传字辈”艺人高徒马瑶瑶倾情饰演。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
查看更多
“传字辈”亲传“看家戏” 不争华丽大制作之风
2011.06.20
“传字辈”亲传“看家戏” 不争华丽大制作之风
其他新闻
“传字辈”亲传“看家戏” 不争华丽大制作之风 在遍地“改革创新”昆曲和“适应现代审美”昆曲的包围中,曾培养了“传字辈”艺人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始终高举捍卫正统昆曲的旗帜。2011年6月18日、19日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力邀苏州昆剧传习所在北京恭王府和中山公园音乐堂连演两场原汤原汁的正宗昆曲。与白先勇的《牡丹亭》打出的“青春版”颇有些调侃意味的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牡丹亭》被他们自己戏称为“青松版”,寓意演...
查看更多
昆曲等你六百年,何妨再等三十年
2011.06.20
昆曲等你六百年,何妨再等三十年
论坛
昆曲等你六百年,何妨再等三十年 2011年5月16日下午,“昆曲韵·故乡情”中国昆曲艺术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昆曲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昆山宾馆举行。 4个多小时里,来自全国的专家教授和各剧团的前辈代表,就昆曲艺术“入遗”10年来传承和保护取得的成就、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意见,做了精彩交流发言。 清平乐 如果昆曲属于老人,人也都会变老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清楚地记得,十年前...
查看更多
“非遗”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2011.06.16
“非遗”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专题报道
“非遗”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本是《牡丹亭》中的一段经典唱段,却常常被用来形容昆曲艺术在前一二十年的生存状况。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许多人眼中,这标志着昆曲的春天到来了。 如今,整整10年过去了,顶着“非遗”光环的昆曲在这10年间有哪些变化,昆曲艺术真的走出了危机吗? 近日,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昆剧之路...
查看更多
文化部蔡武部长为《世界遗产》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2011.06.16
文化部蔡武部长为《世界遗产》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论坛
文化部蔡武部长为《世界遗产》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和文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各种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如...
查看更多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1.06.16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论坛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6月9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主持。 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树文,国...
查看更多
1
2243
2244
2245
2246
2247
311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