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让工艺美术技艺薪火相传
其他新闻
让工艺美术技艺薪火相传    我国每年有超过10万名工艺美术相关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但是真正愿意从事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工作的人甚少,同时有传统工艺家族中的年轻人被新兴行业吸引而不愿师承祖上。那么,传统工艺该如何传承和发扬?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诞生了无数令人赞叹的工艺美术品,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工艺美术大师。近些年来,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的状况已成为工艺美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据去年年底公布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行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764个传统...
查看更多
皮影伴随他一生
人物
皮影伴随他一生  ――记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沈圣标     沈圣标1958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皮影剧团,主学音乐,成为该剧团的一名主胡演奏员及艺委会员。1961年拜皮影戏老艺人魏柏荣为师,学习并掌握皮影戏“海盐腔”“弋阳腔”40多首曲牌,具备扎实的皮影戏演唱功底。1969年调入海宁文宣队(越剧团)任副团长、演奏员。1979年任海宁硖石书场副经理,主管业务。1979年开始他着手恢复皮影戏表演,在杭州、桐乡等地表演皮影戏。2003年,沈圣标等5人前往新西兰参...
查看更多
文化部赴西藏调研文化建设 探讨规划落实和制定
其他新闻
文化部赴西藏调研文化建设 探讨规划落实和制定     6月26日至30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率领调研组赴西藏自治区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拉萨市和日喀则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藏文古籍文献保护等情况,听取了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的工作汇报,重点了解了近年来西藏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推进“十一五”规划任务落实和制定西藏“十二五”规划有关情况同自治区领...
查看更多
天津老字号期待重生 部分老字号在“睡大觉”
专题报道
天津老字号期待重生部分老字号在“睡大觉”    凝结着几代人心血的天津老字号是天津作为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祥地和重要北方商埠的见证人,在市场面前,一些老字号不断创新不断壮大,然而另外一些老字号却躺在昔日辉煌里“睡大觉”――天津老字号期待淬火重生。  老字号是城市的记忆、老字号是几代人的精神财富……一提起天津老字号,人们都会用饱含着浓厚感情的词句去形容。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劝业场、老美华,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见证了天津作为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祥地和重要北方商埠的辉...
查看更多
“中国蓝印花布展”在京拉开帷幕
其他新闻
“中国蓝印花布展”在京拉开帷幕      7月8日,一位蓝印花布专家向到场观众介绍蓝印花布的有关知识。  当日,“中国蓝印花布展”在北京爱慕大厦爱仁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共展出100余件蓝印花布实物,并请技师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展示独特的蓝印花布魅力。蓝印花布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源:新华社/作者:陈建力)(编辑:王铮)
查看更多
为非物质遗产“义务劳动”
人物
为非物质遗产“义务劳动” 华觉明和“失蜡法”观音像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呼吁、奔走多年,中科院自然史所研究员华觉明的辛劳,终于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在不久前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夕,他受到文化部的表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03年联合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在此后,逐渐为人们理解,成为文化热点。  而华觉明却已经实实在在地为之努力了30多年。  追踪正在消失的技艺  1953年,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受到建设工业化国家的感召,华觉明...
查看更多
岭南古舞,复活的化石
专题报道
岭南古舞,复活的化石       ○禾楼舞在文革期间中断,全凭傅志坤拼接、还原所有在世老艺人的记忆  ○这种岭南最远古的舞蹈,历经无数考验,却像化石一样保留着原初样貌  ○城里人没有故乡,而有禾楼舞的郁南人,终其一生都会感到生命的充盈  傩,一个就要变成生僻字的汉字。沈从文《边城》的主人公名叫“傩送”,湘西这片土地弥漫着的神秘气息,多少和傩戏、巫蛊这类事物有些关系。但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岭南山林之中,有一种古舞和傩戏同样神秘久远。  面具狰狞,服饰奇特,动作...
查看更多
从赵本山的二人转“走红”看曲艺当下命运
论坛
从赵本山的二人转“走红”看曲艺当下命运    近来,特别是随着演艺明星赵本山将他经营的“刘老根大舞台”分部开到北京,有关二人转的话题被广泛关注。对于以他为代表的一些“二人转”演出的议论与批评,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网络上甚至出现了针对专家言论的诸多口水帖子。冷静检视这些现象,不难发现,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家热切关心二人转艺术当下的传承发展问题,也暴露出有关二人转以及整个曲艺的发展从认识到实践都存在着的糊涂说法与做法,有必要加以厘清和检讨。  什么是二人转?它的...
查看更多
继承创新名“经纬”
人物
继承创新名“经纬”                   ――访“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森 吴水森在制作万安罗盘     “丙子、辛亥、丁亥……”7月8日中午,当笔者走访“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森时,他正端坐在案前,一手按着盘面,一手持着毛笔在盘面上书写着苍劲有力的小楷,显得十分专注和忙碌。    日前,“万安罗盘制作技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作为“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的特殊的“文化瑰宝”,受到了海内外众多人士的亲睐...
查看更多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成都国际非遗节获金奖
其他新闻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成都国际非遗节获金奖 “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场    本网讯 近日,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高奖项――“太阳神鸟金奖”。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地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