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亮相澳门
其他新闻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亮相澳门    应澳门文化局邀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苏州、常州、无锡、镇江、徐州、扬州、连云港、南京8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今年8月中旬至明年5月分批赴澳门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记者昨天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参展项目与时间已经排定,苏州是唯一派出两批代表的城市,将有4个非遗项目参与主题展示。    从2003年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博物院、苏州...
查看更多
赵本山又惹新话题:“非遗”传承人可否取消?
论坛
赵本山又惹新话题:“非遗”传承人可否取消?   作为2007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岭二人转”的传承人之一,赵本山日前受到了权威机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质疑,民俗学家、非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称:“赵本山的这些弟子们名声越来越响,但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至今还没有看到这些人来一台从头到尾专场的二人转演出。”受质疑的关键主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过商业化,背离传统二人转原生态的问题。  观众专家有弹有赞  质疑一经抛出,业...
查看更多
危机中谋发展 蜀绣传承探路“产业突围”
其他新闻
危机中谋发展蜀绣传承探路“产业突围”    日前,四川郫县占地50亩的安靖镇蜀绣公园开门迎客,开放一个周内,就吸引了5万多人次进园参观。与此同时,当地一个占地300亩的蜀绣文化产业园完成规划;位于青羊区的锦绣工场博物馆也在成都非遗节前两天开馆。这些集中登场的文化产业项目正成为蜀绣产业化的试验场。     尽管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点,但从上世纪末开始的市场萎缩让蜀绣几乎被边缘化。蜀绣产业的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和苏绣每年30亿元的产值...
查看更多
郭晓男:这是一个最好的也是最难的时代
论坛
郭晓男:这是一个最好的也是最难的时代      艺术家创作时的快意,很像一块剔透的水晶。     因为快意,因为恣意,所以格外晶莹美好,也格外易碎,易受损伤。     针对日前南方某媒体在报道北方昆剧院重排王实甫《西厢记》时,以“张生莺莺台上演床戏”为切口,该剧导演郭晓男闻讯后“深感错愕”。之前他在万余字的“导演阐述”中对重排600年前的《西厢记》提出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构想,估计都不及“床戏”两字来得更“夺人眼球”。     “如果说这个就是‘床戏",那么我...
查看更多
小小木偶能够吞云吐雾 扬州杖头木偶戏别具一格
专题报道
小小木偶能够吞云吐雾扬州杖头木偶戏别具一格    阿庆嫂啪的一声划着火柴,刁德一点着香烟后悠闲地吸了几口,嘴里吐出缕缕烟气,然后潇洒地用手弹了弹烟灰……其实,这不是真人在表演,而是两个精巧的木偶在当主角。这是现代扬州杖头木偶京剧《沙家浜》的一个精彩片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殷大宁的手中就诞生了无数这样活灵活现的木偶。  制作木偶,要根据它上台后将会有的动作,进行控制“机关”的设计和制作。一般的木偶只要设置几个能控制四肢、头部动作的机关就可以,而殷大宁曾...
查看更多
梳篦养活古常州1/10人口
专题报道
梳篦养活古常州1/10人口 1926年费城世博会金质奖状 常州梳篦厂生产的侍女梳     老卜恒顺选送了哪些产品参展世博?  由于史料的缺失,老卜恒顺究竟选送了哪些产品参加世博,如今已不可知。但老卜恒顺梳篦店第八代传人卜仲宽认为,参展产品应该是最为珍贵的黄杨木梳和象牙篦。  常州的梳篦行业,历来流传着黄杨木能治头痛病的说法,连清代的地方志上也记载:“梳,以黄杨为之者佳。”加之黄杨生长缓慢,更增加了黄杨木梳的价值。而篦箕虽均为竹制,但用木材或是珍贵的象牙装饰...
查看更多
内容完整的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面世
其他新闻
内容完整的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面世    继2007年出版首批《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之后,经过两年的编辑整理,第二批“说部丛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截至目前,吉林省有关部门已整理出28部“说部”。   “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女真人自辽、金以来在民间流传的长篇说唱艺术,是满语“乌勒本”的汉译,为传或传记之意。“说部”口耳相传,代代传咏,但从未形成完整的文本。它以讲唱部族英雄史诗为基本主题,情节完整,气势恢弘,堪称北方民族的英雄史诗。上世纪80...
查看更多
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培训班在京开班
其他新闻
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培训班在京开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首期培训班日前在北京开班。   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作为我国享有盛名的民间医学文化,有着极为独特的风格和技术特点,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目前使用的是一种新型古老的治疗方法。但因种种原因,此疗法现在面临逐步衰落、退化、甚至失传的危险。   据权威人士介绍,此疗法的系统很庞大,其体系有养生、说教、医理、诊法、祝由、医药、治疗、制食文化、应用等篇。其以《黄帝内经...
查看更多
“木雕父子”高公博、高敏同一种坚守,不一样的路径
专题报道
“木雕父子”高公博、高敏同一种坚守,不一样的路径    博览会上,一对父子很引人注目――父亲高公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儿子高敏,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父子俩都从事黄杨木雕创作。  高公博创作黄杨木雕已经快40年了。20世纪80年代,在黄杨木雕市场十分不景气的时候,许多人改行离开了,而他却坚持了下来,埋头钻研艺术,发展了黄杨根雕,独创了黄杨劈雕,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黄杨木雕一般采用先立意后找木的方法。而树根雕和劈雕却以发现材料为先、立意创作在后,在奇...
查看更多
导演失踪 资料片无下落“镜头抢救巴渝文化”搁浅
其他新闻
导演失踪 资料片无下落“镜头抢救巴渝文化”搁浅    近6年过去了,曾轰动一时的“用镜头抢救巴渝民间非物质文化”工作仍是镜花水月―――――经重庆民间艺术家们的努力并于2003年9月开机的拍摄工作,自筹的十多万元钱花掉了,导演石磊中途离开,资料片至今不见影子。  去年5月,本报曾关注过石磊和当年所拍珍贵影像资料的去向,但又一年过去,仍无下落。  当年的牵头人、重庆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张健昨日表示,下一步计划用法律追回投入的资金,另请导演重拍资料。  “最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