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现状调查:山西再不保护原生态民歌危险了
专题报道
现状调查: 山西再不保护原生态民歌危险了 石占明     中新山西网4月28日电 在刚刚结束的第13届青歌赛上,山西“高音歌王”高保利在单项决赛(原生态)中获得铜奖,其他几名参赛选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山西代表团选手近几年来参加青歌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对于山西选手突破性的表现,一级演员、山西省著名歌唱家刘改鱼作出了冷静的评价:“差强人意,山西代表团有实力在青歌赛上取得比这更好的成...
查看更多
守着宝藏难致富:一个古村落的迷惘
专题报道
守着宝藏难致富:一个古村落的迷惘    黎族在海南岛的世代生息繁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代表黎族建筑工艺最高水平之一的白查村船形茅草屋,近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名单。这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就在此时,根据当地民房改造计划的安排,白查村民马上就要迁入新建的砖瓦房。如果没了人烟,船形茅草屋就很难躲开“人走屋塌”的结局,而各种依附其中、令人称奇的黎族传统文化,也将面临“断根”的危险。淳朴自然的白查村。 图...
查看更多
地方戏曲传承与和谐社会建构 
论坛
           地方戏曲传承与和谐社会建构                                         秦华生    一、地方戏曲的繁衍昌盛,是“花雅之争”中广大民众戏剧文化精神胜利的结果。    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产生过对中国戏曲格局影响深远的“花雅之争”。持续几十年的“花雅之争”,表面上是戏曲文化内部雅文化与俗文之争,实际上是民间草根文化与大众审美意向,挑战统治集团和文人士大夫集团审美文化的反映。其结果是广...
查看更多
蒙古国首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暨学术研讨会开幕
其他新闻
蒙古国首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暨学术研讨会开幕    新华网乌兰巴托5月4日电(记者 阿斯钢)4日晚,由蒙古国国家马头琴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在蒙古国中央文化宫联袂演出的大型马头琴音乐会《蒙古旋律》,拉开了为期3天的蒙古国首届国际马头琴艺术节暨学术研讨会序幕。    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的近70名马头琴演奏人员和音乐专家与蒙古国本土数百名马头琴艺术家和音乐人士参加了开幕式。音乐会最后一支曲子由参加艺术节的5个国家所有演员共同演奏完成。    据了解,4日下...
查看更多
民间手工技艺家收徒难
其他新闻
民间手工技艺家收徒难  “现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常常是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精通、还热爱。就说这内画鼻烟壶,很多国内的年轻人居然都没见过,人家老外倒能从这鼻烟壶讲起,一直把咱们清朝历史抖落一遍。”京派叶氏内画鼻烟壶传人姚桂新无奈地说。  4月26日,作为第七届“宣南文化节”主题活动之一,北京宣武区文化馆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在开幕当天就接待了2000多名参观者,荣宝斋木版水印、萃文阁篆刻、空竹等都引来了很多年轻观众。但许多老艺人却纷纷表示民间文化的传承现状...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艺术大展喜中有忧
其他新闻
中国剪纸艺术大展喜中有忧  ----专家称剪纸创作不可盲目求大、闭门造车     《向阳花开》、《清十二帝》、《喜迎奥运》、《龙舟竞渡·昆虫世界》……这些或传统、或现代的剪纸作品齐聚威海。4月26日至28日,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文化局主办,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东风颂?中国剪纸艺术大展”在威海市博物馆举办。    此次展览是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继今年1月在齐齐哈尔举办的“东北风·少数民族剪纸精品展”之...
查看更多
专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不能被庸俗化
其他新闻
专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不能被庸俗化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30日电(记者周宁)“一提到蒙古族文化的保护,人们就联想到路边坐落的‘蒙古包"、文化景区里摆放的哈达和银碗等,可事实上,它们并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所在,只是表象,甚至有被庸俗化的危险。”在近日召开的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上,蒙古学学者吉日嘎拉图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有形的文学和艺术外,还必须包括对生活方式、共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与信仰等隐性文化遗产的保护...
查看更多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其他新闻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
查看更多
三字经(修订版) 前言
专题报道
三字经(修订版) 前言《三字经》修订工程编审委员会   《三字经》世传为南宋著名学者、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王应麟所著。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为当时的大学问家,又是杰出的儿童启蒙教育家。据《宋史?艺文志》记载,王应麟著有很多蒙学读物,如《小学讽咏》、《蒙训》、《小学绀珠》、《姓氏急就篇》等。《三字经》自宋末元初诞生以来,历经元明清以至民国,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中最有影响,为历代学者所推重。   《三字经》不仅对本民族、本土文化...
查看更多
传承不应只是荣誉
其他新闻
传承不应只是荣誉    不久前,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绝对是个利好举措,不仅梳理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繁种类的传承脉络,也表明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坚定决心。在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绩彰显的同时,不断见诸报端的也有这样的讯息:某某文化遗产传承人已到古稀之年,因找不到下一代人传承,该遗产面临绝迹的危险;某某文化遗产传承人苦于一身绝技无人继承,想到通过媒体招聘的招数,无奈响应者...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