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赤水独竹漂
2021.08.23
赤水独竹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赤水独竹漂是贵州省赤水市独有的民间体育项目,又被称为“划竹竿”或“划楠竹”,主要分布于赤水河两岸的大同镇、复兴镇、葫市镇、元厚镇等地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赤水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流域中下游,是贵州最大的通江口岸,自古盛产竹子。独竹漂最早源于明朝年间赤水河流域的放竹排劳作,后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演变成一项体育娱乐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历史上,独竹漂是放排工一项必备的劳动技能,即放排工赤足站立于一根直径约14至16厘米、长...
查看更多
滑竿(华蓥山滑竿抬幺妹)
2021.08.23
滑竿(华蓥山滑竿抬幺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是流传于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区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它源于乡民为方便年轻女子到华蓥山拜佛观光,于每年农历三月举办的“滑竿抬幺妹,祈求五谷丰”活动,最远可追溯至唐朝,盛行于清代,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广安市的华蓥山区,山势险峻陡峭,道路崎岖,自古以来是连接川渝的主要驿道,被誉为“川东门户”。随处皆见苍翠茂密斑竹、楠竹、青冈木为滑竿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华蓥山被誉为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享有“西朝峨眉、东朝宝鼎”之美誉,香火繁盛,位于华蓥山上的宝...
查看更多
抢花炮(壮族抢花炮)
2021.08.23
抢花炮(壮族抢花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抢花炮是一项集祈福祭祖、竞技娱乐为一体的传统体育活动,起源于壮族先民放炮还愿酬神的仪式,广泛流行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及周边地区。 当地民众认为“花炮”象征着福气,抢到花炮者会获得天神赐福,人丁兴旺,故壮族抢花炮在当地受到民众热烈追捧。壮族抢花炮以家族为单位分队竞技,不限队伍、人数及性别,举办时间因地而异,将花炮送至指定地点的参赛者视作胜方,即为炮头,来年的抢花炮活动便在炮头所在的村坡举行,并由炮头组织的炮组负责。抢花炮前,村中百姓需先举行祖先祭祀仪式,祭...
查看更多
泉州刣狮
2021.08.23
泉州刣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泉州刣狮,又称“狮阵”,是发源于福建省泉州市集兵战阵法和武艺训练于一体的传统体育表演形式。它远肇晋唐、发端于宋、大盛于明、完备于清,传承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该项目现广泛分布于泉州市各地乡村,亦随华侨足迹播迁于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泉州刣狮由阵法操演、武术演练和弄狮盘打组成。阵法操演,以集体齐勇、协同杀敌为特点,主要有青龙阵、蝴蝶阵、连环阵等十余种摆绕阵法,分驻阵和战阵四形,此外还有藤牌兵对阵实战的长短兵迭用法。武术演练有各式拳术、各种兵器和各项对练...
查看更多
迎大旗
2021.08.23
迎大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是以浙江玉山古茶场为主要竞演场所,集竞技、娱乐、信俗、艺术于一体的传统体育游艺活动。它源于南宋时期玉山地区的茶神信仰和赶茶场庙会,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现主要分布在浙江磐安县东北部的尚湖、玉山、尖山、九和等乡镇。 迎大旗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程序严谨,包含祭旗、穿旗、竖旗、迎旗、收旗5个主要环节。首先是祭旗,由各村大旗队持旗头和福礼到玉山茶场庙祭拜茶神。而后是穿旗,各队分工组装旗杆、旗面、旗头,绑拢耸竹,系旗索,以备竖旗。接下...
查看更多
乌审走马竞技
2021.08.23
乌审走马竞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乌审走马竞技,是以乌审马为载体形成、发展的传统体育项目。乌审马,蒙古马品种之一,产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是一种耐力型良种马,体型秀丽、体质结实、性情温顺、反应灵敏,抗逆性强,善于在沙地里行走,尤其擅长走侧对步,经过驯养,能成为出类拔萃的好走马。现该项目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及其周边地区。当地在清代就已盛行走马竞技风尚,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乌审走马竞技,不仅要比流水般的步伐,还要比速度,且须经三轮比赛,才可决出名次。比赛中,每一匹走马必...
查看更多
布依族武术
2021.08.23
布依族武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布依族武术,是布依族人民以强身健体、守护家园等为目的一种群众性传统体育项目。它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经数代传承人积淀、发展而成,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贵州省的布依族村寨,尤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最为典型。 安龙县武术氛围浓郁,70%以上的村寨流传布依族武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因预防匪患、保家护院和舞龙舞狮等民俗之需,布依族村寨青壮年大都会武术,上至耄耋老翁,下至稚幼童子,人人都会几套拳脚。 布依族武术有开口拳、插虎拳等拳术和单头...
查看更多
青城武术
2021.08.23
青城武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青城武术是发源并流传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地区的武术拳种总称,是中国古代武术四大门派之一。它源自汉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现以成都地区、汶川县、泸州、重庆开县为主要流传地,并辐射至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城武术秉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合道家“动功功法”与古羌文化,吸收各派武术精华发展而成,是一个理法精深、体用兼备、系统完整的武学体系。它受山区地形影响,手法多于腿法,器械多用短兵,以剑法、拂尘、鞭杆为代表。剑法中七星剑、八仙剑、啸...
查看更多
易筋经(天台山易筋经)
2021.08.23
易筋经(天台山易筋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天台山易筋经原属道家功法,是一种根据人体经脉特征,通过吐纳贯气、肢体延伸、引筋舒脉、内外兼修,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它源于明代,在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道士中代代相传,后流传至社会。现主要流传于浙江省天台县,在河南、山东、陕西、安徽等全国各地亦有分布。 天台山易筋经以桐柏宫紫凝八势为代表。第一势沐浴守中,双手合十,冥心泯意;第二势铁牛犁地,双手握拳,拇指力挺;第三势海底归元,双手推下,真意贯充;第四势两仪融清,双手平推,疏...
查看更多
青萍剑(贾氏青萍剑)
2021.08.23
青萍剑(贾氏青萍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贾氏青萍剑,是我国近代青萍剑术三个支系中最具影响力的传承流派,是一套经典、实用的传统剑法。据史料记载,青萍剑发源于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潘元圭道长所创,初期为道士所传,后由道门流入俗家,形成贾氏、袁氏和杨氏三个流派。其流派之一的贾氏青萍剑,流入河北后,历经几代人的潜心研究和实战磨砺,形成独特而完整的剑术体系,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现主要流传于河北省黄骅市及其周边地区。 贾氏青萍剑基本内容包括基本功法、套路、剑法单式对劈和对抗性实战练习四个部分。其基本功法包括...
查看更多
1
657
658
659
660
66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