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奋力书写内蒙古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论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为内蒙古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活字印刷术
专题报道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技术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发明的,被誉为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且唐朝中后期已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
查看更多
关于有关社会组织机构违规使用我中心名称的严正声明
要闻
近日,个别社会机构组织开展的活动中,通过网络媒体违规使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名称,严重侵害了我院(中心)的利益,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我院(中心)现郑重声明如下:1.“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及其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与我院(中心)无任何关系。2.我院(中心)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及其页面设计拥有全部著作权,相关机构需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未经我院(中心)授权使用的图片及资料,停止类似侵权行为。3.请相关机构规范...
查看更多
关于有关社会组织机构违规使用我中心名称的严正声明
通知公告
近日,个别社会机构组织开展的活动中,通过网络媒体违规使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名称,严重侵害了我院(中心)的利益,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我院(中心)现郑重声明如下:1.“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及其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与我院(中心)无任何关系。2.我院(中心)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网站及其页面设计拥有全部著作权,相关机构需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未经我院(中心)授权使用的图片及资料,停止类似侵权行为。3.请相关机构规范...
查看更多
广州非遗:道路越走越宽
专题报道
2004年1月1日,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沉寂已久的岭南古琴多年来第一次公演。广东琴人以此庆祝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纪念岭南古琴的一代宗师杨新伦105周年诞辰。 那个时候,“岭南古琴”和“非遗”这个名词一样,都刚刚浮出在大多数中国人知识体系的海平面。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身边那些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嘴里随口哼唱的童谣俚曲,年节时按部就班的典礼仪式,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以极快的速度变化,甚至走远;更想不到,一次规模宏...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二十四节气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二十四节气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
查看更多
旅游为非遗点赞
专题报道
河南许昌陈氏皮影传人陈志国指导学生学习皮影戏(摄影:牛书培)(人民图片) 贵州省级非遗传承人李跃(右)在遵义老城红军街“剪纸坊”指导游客体验红色文化剪纸(摄影:朱大军)(人民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37个推荐项目名单。此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与中华文化的复兴——田青在四川音乐学院的演讲
论坛
编者按: 本文根据2020年11月25日田青先生在四川音乐学院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由传统音乐到传统文化,生动且深入地探讨了传统音乐与中华文化复兴之间的深层关系。田青先生指出,“唯乐不可以为伪”,文化的建设不存在弯道超车,我们必须承认今天的我们离传统文化太远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传统音乐如何在中华文化复兴当中起到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继承,要保护,要传承,只有从今天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知道自身的...
查看更多
人民日报: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
专题报道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不久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