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2018.12.14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剑河县 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的苗族民歌飞歌因在革东地区流传而得名,称为“革东苗族飞歌”,苗语称之为“HXakYangt”。其演唱使用苗语真嗓,声音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穿透力强、极具感染力,主要流传于剑河县革东镇和岑松镇、台江县施洞镇一带。 由于苗族是一个无文字的民族,其起源时间已无法考证。因演唱的双方隔山对歌,声音轻了听不清,只有大声喊方能让对方听清演唱内容,于是才产生了靠真嗓演唱、穿透力强、极具感染...
查看更多
苗族民歌
2018.12.14
苗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南苗族民歌是主要产生并流传于海南省中部环五指山腹地苗族居住地区的传统音乐。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海南苗族是明代迁徒到海南省的。海南苗族居住区域主要集中在琼中及环琼中周边的8个市县。此外,海南省三亚市、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定安县也有零星苗族村落。有海南苗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苗族民歌。该遗产项目在海南已流传了300多年。 海南苗族的语言、风俗和生活习惯与我国西南内地的苗族有所不同,民歌曲调也有差异。海南苗族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内容上...
查看更多
苗族民歌
2018.12.14
苗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重庆苗族民歌是植根于我国西南苗歌特质基因,涵化整合了土家族等民族及今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四川等多地域民歌音调元素的山区民歌。该遗产项目集中流布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及周边地区,以鞍子镇、梅子镇、诸佛乡驻地为中心。唐代诗人许棠在《寄黔南李校书》中说:“俗士尚巴歌”,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蛮歌走向,香凝午帐”。这里“巴歌”“蛮歌”指的就是当时彭水苗族先民的乡土乐歌。 重庆苗族民歌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曲目众多,但以情歌为主。其风格有狂放的,有羞怯的...
查看更多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
2018.12.14
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隆回县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瑶族民歌有五言、七言、曲牌体、长短句等多种句式,曲调繁复,歌调结构形式多样。这些民歌按题材可分为情歌、风俗歌、生产歌、苦歌、反抗斗争歌等。情歌又可分为引情歌、恋歌、分别歌、寄情歌、爱憎歌、自由歌、盘歌等。 花瑶呜哇山歌是花瑶人民独有的一种古老民间音乐艺术,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主要流传在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呜...
查看更多
瑶族民歌
2018.12.14
瑶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乳源瑶族民歌是流布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北和西北部山区东坪、游溪、必背、柳坑、龙南5个乡镇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瑶族的祖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乳源瑶族属“勉语系”过山瑶,过去是一个游耕的民族。宋元时期在福建省、广东省沿海一带过着渔猎生活,元末明初迁至南岭中部大山里过着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乳源瑶族民歌,瑶语称“赛花柄”,汉语译为“赛过花朵的语言”,是乳源过山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第二种语言。 瑶族人民特别喜欢唱歌...
查看更多
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
2018.12.14
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聚居在海南岛的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黎族民歌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用黎语演唱的古老民歌和用汉语海南方言演唱的民歌,前者集中体现黎族的民族传统,后者则反映了汉族文化的深切影响。黎族民歌讲究节奏韵律,易于上口,多采用独唱、对唱形式演唱,而以黎族特有的民乐伴奏。民歌演唱往往和音乐、舞蹈联系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歌舞一体,古风盎然,呈现出鲜明的民...
查看更多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
2018.12.14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惠水县 布依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布依族民歌种类繁多,包括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有独唱、对唱、齐唱、重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布依族民歌曲调分“大调”和“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正式的场合,音调高亢,引人入胜;“小调”往往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时演唱,音调柔婉,活泼动听。 好花红调是布依族人叙唱情爱的歌曲,它发源于贵州省惠水...
查看更多
彝族民歌(彝族酒歌)
2018.12.14
彝族民歌(彝族酒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武定县 彝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民歌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这些民歌曲调丰富,有独唱、对唱、重唱、一唱众和等多样的演唱形式,有时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艺术表现别具特色。 彝族酒歌是武定彝族一种古老的民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主要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境内。 武定彝族酒歌有“挪衣”、“道嘎”、“起...
查看更多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
2018.12.14
彝族民歌(彝族山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盘县 盘县彝族山歌,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盘北地区,其中以盘县淤泥乡的山歌最具有代表性。 盘县彝族山歌按内容可以分为情歌、酒歌、劳动歌、叙事歌。从演唱形式上来分有独唱、两人对唱、群体对唱,也有集体齐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的时间、场合也比较自由灵活,甚至歌词的语言,不少也是半汉半彝以至纯汉语的;歌词结构以七言四句为多见,也有四句一问、四句一答的,曲调婉转悠扬,被当地人称为...
查看更多
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
2018.12.14
布朗族民歌(布朗族弹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勐海县 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市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族民歌曲调繁多,内容丰富,按题材内容则可分为劳动歌、风俗歌、迁徙歌、恨歌、颂歌、情歌、儿歌等短歌和长篇抒情诗、叙事诗等。 布朗族弹唱是布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歌形式,主要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乡、西定乡、打洛镇、勐满镇等布朗族聚居区。它源于布朗族先民...
查看更多
1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