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28)
机构
(0)
政策
(2)
资讯
(249)
清单
(87)
资源
(43)
学术
(44)
百科
(0)
其他
(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王曰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浙江临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黄沙狮子)代表性传承人。王曰友15岁师从第四代黄沙狮子传人冯郁青学习
舞狮
,掌握了狮舞的全部技巧。他把民间武术与传统狮舞表演巧妙结合起来,在
舞狮
表演的同时穿插精彩的武术技艺绝活,他独创的
舞狮
跳桌动作惊险美妙。20世纪90年代后,王曰友担负起传承的重任,把平生所学的狮舞技艺传给下一代,培养了一大批狮舞队员。
查看更多
李荣仔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生,广东遂溪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李荣仔1992年拜广东醒狮第二代传人梁汝义为师,扎扎实实地从“起、踏、探、跃”等传统地狮的基本功学起,次年赴佛山南海黄飞鸿馆跟黎念忠学习传统高桩狮技艺,2002年回村当教练将
舞狮
技艺传授给本村第四代传人李国廉、梁其献、李国连、梁忠、方顺文、梁树机等人,后又主动走出村围,赴广东、湖南、广西等地传授狮艺,带出数十个新狮班。李荣仔的狮舞步法灵活多样,动作形态丰富全面...
查看更多
杨敬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11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白纸坊太狮)代表性传承人。1984年起,师从白纸坊太狮舞第六代传人刘德海学习表演技艺。继承发扬
舞狮
凶猛刚勇、形神兼备的特点,与狮头默契配合,体现出“以形传神,动静相依”的效果。1987年至1993年,连获七届龙潭杯全国民间花会大赛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冠军。1997年获第一届全国龙狮锦标赛冠军。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天安门广场国庆联欢、香港回归联欢等大型活动表演。2011年与人...
查看更多
孙炳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8月生,2014年4月去世,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马桥手狮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手狮舞,青年时就参与扎灯和
舞狮
活动。在手狮舞整理、恢复过程中,负责手狮制作、舞技传授和锣鼓音乐配合基本原理传授,熟练掌握手狮舞的全部动作,通过翻、滚、爬、跳、跪、坐、转、躺等系列动作,表现狮子喜怒哀乐的情绪。数十年来,坚持参与手狮舞活动,传授技艺,逢年过节或庆典活动中频频亮相,深受群众喜爱。1992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马桥...
查看更多
谢达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7月生,2019年5月去世,江西省信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古陂蓆狮、犁狮)代表性传承人。13岁开始跟随氏族蓆狮表演老艺人谢德超学习蓆狮制作、表演。年轻时以
舞狮
头为主,是蓆狮表演的主力军。能制作全套蓆狮表演道具,并胜任蓆狮舞蹈多个角色,表演功力深厚,舞蹈动作有力,简洁大方。由于蓆狮插有香火,表演时承受大量烟熏,需要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在其努力下,蓆狮表演一度在赣南大地声名鹊起。多次开展蓆狮传承活动,已授徒数十人,并传授...
查看更多
李金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1月生,河南省巩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小相狮舞)代表性传承人。13岁起陆续随著名
舞狮
艺人学艺。1971年拜崔西金为师学习狮舞地台套路,1977年拜杨西轩为师学习小相狮舞高台、高空套路,2002年任巩义市小相狮舞艺术团团长。26岁时已形成个人高空狮舞技艺风格。表演以“高、难、险、奇”著称,其中狮尾蹬空、双跳独立等技艺令人叹服,动作顽皮诙谐,表演自然大方,能充分表现出狮子的威武和矫健。2008年获文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
查看更多
李道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51年10月生,河南省沈丘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槐店文狮子)代表性传承人。12岁起陆续随著名
舞狮
艺人学艺。1963年拜李道凯、马文山、李尊三为师学习狮舞,1965年师从刘义生、马学贤学习麒麟舞,1967年师从倪大个、刘保光、李大志学习独角虎舞。2001年任东关公义文狮会社舞蹈教练,2009年至今任沈丘县回族文狮子文化协会会长。掌握狮舞、麒麟舞、独角虎舞技艺,舞时以鼓点振节导乐,在“麟鸣”“狮吼”“虎啸”中表演得惟妙惟肖,曾...
查看更多
吴佩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2年生,广东海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吴佩锦从小师从当地著名拳师彭新会、黄坤城学习武术,并参加村里的
舞狮
队演出,1988年被录取为海丰县白字戏剧团训练班正式学员,师从广东省汉剧院刘志群学习基本功,又得到了白字戏著名小生何循禧、唐大聪和声乐老师陈海鸣的指点。毕业后随团演出,先后担任武生行、丑行演员。其较全面地继承了白字戏的丑行、武生传统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些创新和突破。代表作品有:《方世玉打...
查看更多
张爱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2月生,浙江省青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7年入青田县石雕厂,先后担任创作组组长、厂长,以人物雕刻著称。1958年9月入浙江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学习。1961年为青田工艺美术学校三十八名学生传授石雕技艺。1967年由国家选派赴阿尔巴尼亚传授石雕技艺。1975年被浙江美术学院聘请为石雕教师。1998年被丽水学院聘为教授,讲授石雕技艺。《和平之春》等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查看更多
刘耀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3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太原锣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锣鼓艺术,通过长期与民间艺人张实、崔振其的交往,在学习中掌握了太原锣鼓的多项技艺与传统鼓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63年左右,主要在太原市三桥街高跷队和西华门
舞狮
队击鼓。鼓点稳健有力、爆发力强,被誉为社火“鼓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太原锣鼓套曲较少,又与裴广明、武添增、裴忠祥等人将南上庄鼓曲“双一二五”重新整理、编排,并在市区广泛推广...
查看更多
1
9
10
11
12
13
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