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搜索
酷狗“云游非遗·影像展”专题
主会场活动
查看更多
口述访谈成果片·保护工作者:郑建俊
影像库
查看更多
湖南渔鼓《抗击疫情我先行》
线上展播
查看更多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资源
查看更多
【微视频】晒宣纸的人
影像
查看更多
曹光华
2019.12.21
曹光华
宣纸制作传承人
宣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丁桥,这座青弋江畔的皖南小镇,便是宣纸的诞生地。“坑坑有纸槽,户户皆捞纸”,反映的就是丁桥小岭宣纸制造的繁荣。 一般人都知道宣纸产于安徽宣城,但很少人知道泾县小岭是它主要产地之一。 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之称。岭岭有青檀,坑坑有泉水,山环水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宣纸生产环境。 宋绍定二年(1229),小岭曹氏始祖曹大三率族人由南陵绿岭虬川迁至小岭,以造纸业为生计,逐步形成宣纸世家。今天我们要认...
查看更多
纸槽
2019.12.21
纸槽
工具
图1 纸槽 纸槽是宣纸成型流程——捞纸的必需设备,不同规格的宣纸选择相应的纸槽操作。传统纸槽有木制和石制两种,木制纸槽选择粗木裁成相应厚度的木板,拼接成纸槽所需相应宽度,刨光并开凿好榫卯,安装后漆上桐油便可使用;石制纸槽需将相同厚度的青石板开凿榫卯,安装榫卯后便可使用。 水泥进入人们生活后,用混凝土浇铸成水泥板,也可在浇铸时撒上不同颜色的细石子,在浇铸水泥板时,直接将榫卯留好,再将水泥板打磨光滑后套上榫卯,形成...
查看更多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全四册)(精装)
工具书
主要内容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为弘扬中华...
查看更多
蒙古包营造技艺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等名称见之于我国史籍,从清朝开始以满语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改称“蒙古包”。   蒙古包以木头、毛绳、毡子三位一体的材料,“套脑”(天窗)、“乌尼”(伞股式辐射的椽子)、“哈纳”(网格状木围墙)三位一体的架木,幪毡(覆盖天窗的部分)、顶篷(覆盖“乌尼”的部分)、围毡(覆盖“哈纳”的部分)三位一体的苫毡,组合成一种最适合北方...
查看更多
木版水印技艺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技艺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宋元以来,流行木版水印的书籍插图;明代以后,此风更是盛极一时。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得到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技法随即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用以印制谱笺和民间年画等,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复制印刷技艺。   上海朵云轩自清代光绪...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