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西施传说
2018.12.14
西施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诸暨市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东施效颦”)、地名传说(如“白鱼潭”)、物产传说(如“香榧眼”)、风俗传说(如“三江...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丹阳市      董永传说渊源久远,是当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传说故事之一,在江苏省丹阳市也得到广泛传承。相传董永是丹阳延陵人氏,家境贫寒,侍亲至孝,因老父亡故无棺木下葬而卖身为奴。他的孝行感动了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于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妇。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共同偿还了债务。不料,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后,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捉回天庭,从此,这对天上人间的爱侣被生生拆散。后来,七仙女在天上产子送达人间,董永抚养长大...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金坛市      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   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博兴县      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   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孝感市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武陟县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东台市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万荣县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
查看更多
孟姜女传说
2018.12.14
孟姜女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孟姜女传说是关于孟姜女千里寻夫爱情悲歌故事的传说,山东省莱芜市是其重要流传地区之一,莱城区茶业口镇上王庄村为核心流布区域,辐射齐长城沿线,形成了传说集群。 当地民间相传,孟姜女祖籍是章丘孟家峪村,嫁于上王庄村范喜良为妻。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边境贸易往来频繁,茶业口南北往来客商不断。孟家峪村孟城信经商,遇上王庄村的商人范友善,成为知己,结为刎颈之交。正值两家妻子怀孕,遂指腹为婚。来年范友善家生下一男孩,取名为范喜良。孟诚信家生一女孩,取名孟姜女,约定到1...
查看更多
孟姜女传说
2018.12.14
孟姜女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莒县      孟姜女传说的滥觞,源于齐国对莒国发动战争。齐庄公四年(前550),齐庄公派大将杞梁、华周带领士卒偷袭莒国,结果杞梁被莒兵俘获,并被杀死。战争结束,新婚后的杞梁妻孟姜女,思夫心切,决定前往莒国寻找丈夫。孟姜女一路啼哭,不顾疲累来到莒城,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时,不由得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一声闷雷,山摇地动,悬挂杞梁头颅之处的城墙倒塌,连同孟姜女一并埋没。人们掘开坍塌土石,却不见孟姜女和杞梁的人头。人们说,他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