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张成仁
2018.11.15
张成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7月生,云南省凤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滇红茶制作技师。出身于滇红茶之乡凤庆县,1987年从凤庆县茶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到凤庆县茶叶局工作,师承杨仕宏,是滇红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现任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科学研究院院长。从艺三十余年间,坚持公司师带徒传承模式,认真探索和实践滇红茶生产性保护,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
查看更多
王昶
2018.11.15
王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1月生,安徽省祁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门红茶制作技师。自幼随父学习制茶,1982年进入乡办茶厂工作,1983年在安徽祁门茶厂学习红茶制作技艺,师承中国红茶制作大师陈季良和闵宣文。在掌握祁门红茶制作要领的基础上,对红茶传统制作工艺进行技术改进,创制出了高端特种名茶祁红皇茶、祁红香螺,研制出了一级祁红皇茶的加工工艺。产品连续两次在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
查看更多
张子全
2018.11.15
张子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依族,1965年1月生,贵州省都匀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师。家有约五十亩的古茶树,自幼跟随父亲到茶园里采摘茶青,并学习制茶。在父亲指导下专管炒茶火候,10多岁时就可以自己单凭手感完成整个制茶过程。初中毕业后继承祖业,从事都匀毛尖茶的生产和传统手工加工,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已有一套独特的加工手法。加之祖传的杉枝燃火炒茶,炒出的茶色泽翠绿、外形匀整,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
查看更多
杨胜伟
2018.11.15
杨胜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37年6月生,湖北省恩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恩施玉露绿茶制作技师。自1958年起师从肖执正、龙显禄研习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手艺纯熟。授徒六百余人。在数十年制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理论及其工艺规程,被编入《茶叶生产与初制》《中国名茶志》《中国茶经》和《制茶学》等文献,还出版《恩施玉露》一书。参与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清明问茶·恩施玉露》等节目,并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
查看更多
周祖宏
2018.11.15
周祖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3月生,河南省信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师。出身于制茶世家,12岁开始跟随其父周继明学习采茶、种茶、制茶技艺。秉承祖上传承的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坚持手工炒制,完全遵循祖上制茶的流程,技艺讲究,方法独特。至今仍持有采茶背篓、竹篮、笸箩,烧锅的木柴、木炭、火钳,铁铲,生锅,熟锅,大炒把,扫把,竹烘篮,竹摊筐,储存茶叶用的陶罐等老物件。为更好地传承这一传统技艺,积极...
查看更多
方根民
2018.11.15
方根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2年11月生,江西省婺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婺源绿茶制作技师。出身于制茶世家,婺源大方茶第三十六代传承人。少时即随父亲方周成学习大方茶制作技艺,后经多年实践,融合婺源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独创自家制茶工艺,并于2000年创立“丫玉”茶叶品牌。严格把控制茶工艺,所有工序均手工完成,注重火候、手法,所制茶形美、香高、汤碧、味醇,并将负离子氮气保鲜技术引入成品包装。所制“丫玉”绿茶多次获奖...
查看更多
廖永传
2018.11.15
廖永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3月生,江西省全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师。自幼受客家文化熏陶,跟随父母学习擂茶制作技艺。1996年任龙源坝镇文化站长以来,积极开展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研究和传承工作。结合药理知识,根据饮茶者身体状况,制作擂茶时加入不同的配料以调养身体,如春夏湿热,会选用鱼腥草、艾叶等防暑祛湿;秋季天干物燥,就选用菊花、金银花等滋养润肺;冬季寒冷,便加入桂皮、胡椒等驱寒保...
查看更多
郑福年
2018.11.15
郑福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7月生,浙江省长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紫笋茶绿茶制作技师。自小跟随父亲学习紫笋茶制作技艺。能制作难度较高、品质优异的烘青、蒸青、饼茶、酵红、乌龙等。在原料选取、火工控制、造型手法、烘焙质量等各环节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独门蒸青技艺,突破了传统制茶带出的火香味,保持了其原有的天然清香。曾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千名群众文艺骨干”称号。所制紫笋茶曾获“中国名茶”、中国国际无公害名优茶特别...
查看更多
施跃文
2018.11.15
施跃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1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碧螺春绿茶制作技师。出身于“茶王”世家。15岁师从当地炒茶能手祖母周瑞娟。从艺三十多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炒茶技艺,并尝试制作碧螺红茶、桂花味红茶等新品。2004年获苏州洞庭山碧螺春炒茶能手擂台赛第一名。炒制的碧螺春茶,具有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之外形,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无穷之内质。20...
查看更多
陈成忠
2018.11.15
陈成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2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技师。传承父亲陈必务茶叶制坯工艺和茉莉花茶手工窨制工艺,又先后师从王洛洛、林依细学习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及成品检验。经过多年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技艺特点:将毛茶经过手工精制而成茶坯(蹚、塔、簸),经窨花(窨、通、起、烘)等七道传统工艺窨制而成。作为福州茶厂茉莉闽毫和茉莉外事银毫主要制作人员之一,连续两年获中国茶叶流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