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王四虎
2018.11.15
王四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7月生,河南省陕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地坑院营造技师。自13岁起跟随父亲学艺,从最简单的拉线、挂土开始,十八九岁上架抹泥,24岁时已全面掌握方院、刷洗崖面、维修坍塌窑洞以及各种垒砌砖瓦等工艺,后长期从事刷洗地坑院崖面、窑壁,维修破损窑洞以及用土坯在平地箍明窑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多年来,对地坑院的各种营造技艺、相关数据和民俗事项都了如指掌,操作十分稔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
查看更多
张和成
2018.11.15
张和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4月生,山西省平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窑洞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窑洞营造技师。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镇公社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跟随父亲张建德学习地窨院营造技艺,协助张店村村民修建了不同类型的地窨院十余座。1980年开始带队建筑地窨院,共计传授徒弟十余人,熟知从选址、建筑到入住的整个流程,特别是对建造细节和技巧非常熟练,同时还从事地窨院民俗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是当地有名的民俗专家。由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地窨院慢慢开始回填...
查看更多
陈和永
2018.11.15
陈和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4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师。从小就特别喜爱闽南的传统民居建筑,16岁师从祖父与父亲,全面传承建筑平面与空间设计、大木制作、细雕、剪瓷雕和厌胜物制作、油漆、彩绘、贴金等整个技艺流程。后又到山西、安徽、台湾等地区和新加坡学习观摩,形成自己独特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表现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积极开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交流活动,同时建立厦门市湖里区闽南传...
查看更多
蒋钦全
2018.11.15
蒋钦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3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师。13岁起便在祖辈和父辈的精心传教下钻研工法技艺,后师从王为尧、张由芳系统学习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技艺特点是:“修旧如旧,虽为今作,宛如亘古”;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弘扬与传播地域性文化遗产。不仅将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授给下一代传承人,而且创建了三大传承基地,每年培养技艺人才上百人。被本领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民...
查看更多
胡淼
2018.11.15
胡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9月生,浙江省庆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师。1982年初中毕业后,拜父亲胡永德为师,学习修建廊桥和大木作建造。传承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同时,对木拱桥造型、外观、耐用性等方面进行探索,十多年来,主墨建造的木拱桥及各类廊桥三十多座。完整地继承了传统造桥习俗,造桥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民俗仪式,体现出流传千年的廊桥文化。将民间松散的施工队组建成廊桥古建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固定的造桥...
查看更多
亓飞
2018.11.15
亓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3年2月生,山东省济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酱肉制作技艺(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第七代传承人,自幼跟随祖父学习酱肉制作技艺。在继承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从1991年成立亓氏酱香源店到2011年改组山东省亓氏酱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制作的酱肉已达十六个品种,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传承和公益活动,开办了亓氏酱香源博物馆,培养后继人才。2013年5月...
查看更多
王天明
2018.11.15
王天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2月生,山西省平遥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第六代传人。17岁进入食品加工行业,师从兴盛雷牛肉铺第五代传人王永智学习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在全面继承老字号传统制作工艺屠宰、腌肉、卤煮的基础上,对切块刀法、时间掌控、水温高低、季节差异、急火温火、老汤封顶等繁复工序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丰富了平遥牛肉的加工技艺,提高了平遥牛肉色泽红润、绵香可口、肥而...
查看更多
万春生
2018.11.15
万春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2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羊肉烹制技艺(北京烤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烹调技师。1986年进入烤肉宛饭庄,1988年师从宛华福学习北京烤肉制作技艺,烤肉宛第七代传承人,第一批外姓传承人。全面熟练掌握烤牛羊肉技艺,在烤汁配比、调味品放置时间以及火候把握上形成自身特色,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口味有机结合,所制产品火候适中、口味正宗,成为传承发展北京烤肉的代表性人物。积极参与与传承项目有关的各类展示宣传活动。带徒十人...
查看更多
陈立新
2018.11.15
陈立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3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羊肉烹制技艺(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师。1971年入东来顺工作,拜师何凤清学习手工切肉,后随焦增学习糖蒜腌制技术,全面掌握传统技艺,技术精湛。1989年,代表东来顺制作的涮羊肉获商业部金鼎奖。1994年,手工切制涮羊肉获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清真烹饪大赛金奖。在实践的同时注重技艺钻研及整理,编写《涮羊肉整羊剔骨》《涮羊肉部位精选》《涮羊肉半成品加工制作...
查看更多
管升阔
2018.11.15
管升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2月生,云南省宣威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腿制作技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宣威火腿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1971年中学毕业后到宣威市食品公司工作,师从浦周福、浦恩所、钱学昆、胡存本等人。从业四十余年间,熟练掌握宣威火腿制作的工艺流程和特殊制作技艺,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工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体,建立宣威火腿原料猪种的评价指标体系。2007年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宣威火腿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和国家富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