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夏至
搜索
人物
  “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这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一句老话。多少年传承下来,如今,舒席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躺在清凉的舒席上对抗夏日的酷暑,这种惬意,2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可能就已经懂得。相传,舒席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后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小小的一张席子,如果你以为它仅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竹器,那可就错了。从选料到成品,它包含了10多道工序:裁料、开竹、破条、切头、起黄、匀撕、蒸煮、刮篾、编织……在舒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成军...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开展了2018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暑期师资交流活动”。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的暑期师资交流活动,它的初衷在于提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实施效果,促进优秀研培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期间,43名来自全国22个非遗研培院校的负责人、专业教师及部分传承人代表,在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地,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学习、参观、交流活动...
查看更多
人物
黄照安演奏黎族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或是姑娘以箫声回答男友……”黄照安三言两语间,一幅生动传情的黎族风俗画便浮现于人们脑海。这位年过六旬的黎族汉子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传承人,被业界称为“黎族民间乐器大王”。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一位工作人员说:“黎族器乐的‘半壁江山’,如今都扛在他肩上...
查看更多
人物
陈行国制作布龙   舞龙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祈雨的祭祀仪式,后来发展成一种庆祝活动,逢年过节、大获丰收或赶上其他什么喜事,都少不了一番“龙腾虎跃”。时至今日,舞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走出国门,并与竞技体育融合,不断向多样性发展。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传统,但动作套路各不相同,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奉化布龙则是其中翘楚。据《奉化志》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奉化条宅村就已有龙舞表演。龙舞俗称...
查看更多
人物
赵基德制作朝鲜族民族乐器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在我国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中,只要有朝鲜族舞蹈表演,就少不了吉林省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生产的朝鲜族民族乐器。1000个立鼓、800个长鼓、800个牙拍……至今,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所长、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基德依然可以迅速说出201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庆祝自治州成立...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为了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理论、文化与艺术修养,增强传承活力,更好的传承非遗的技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郑州轻工业大学陶瓷烧制技艺研修班的学员们于10月8日-11日前往被称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进行了系列考察活动。本次由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阳带领,非遗研培班教师王潇博士、陶瓷专业骨干参与。 10月8日,学员们从郑州出发,经过五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景德镇。学员们首先来...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安徽省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绿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分别于9月6日和9月18日来到谢裕大生态茶园、茶文化博物馆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毛峰传承示范基地进行考察交流活动。 谢裕大生态茶园和茶文化博物馆 9月6日上午,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李敏主任带领学员们来到谢裕大茶叶公司,以座谈会的形式和学员们共同交流研讨。座谈会上李敏主任首先向学员们介绍谢...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