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玉树州挂牌
其他新闻
4月20日上午,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挂牌仪式在玉树州康巴艺术中心大厅举行。   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以玉树市为核心区,辐射周边藏族分布的广大地区,将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为重点展开保护。通过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整体性保护,完善传承人的发展和保护机制,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加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
查看更多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非遗时光》:抢救性报道留住厚重历史
专题报道
北京电台记者王雪梅(右)采访古琴艺术传承人王鹏(供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回首繁华如梦渺”,京剧《锁麟囊》的这句唱词,道出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盛时丰姿的当下命运:很多非遗传承人已届耄耋之年,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看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凸现的巨大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担起了广播媒体诠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举全台之力策划制作了大型报道《非遗时光》,至今已播出70余期。    精心策...
查看更多
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座谈会
其他新闻
座谈会现场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要求及省文化厅工作部署,2017年4月19日上午,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座谈会,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代表、广州市和佛山市代表、企业代表等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议由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一天:他是水书先生 婚嫁丧娶全用象形文字
人物
  杨胜凡出生于1919年,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西洋村人,他是目前中国年纪最大的“水书先生”,也是贵州三都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习俗”的传承人。(图/文 宁坚)  水书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在水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至今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婚丧嫁娶仍然照水书记载的“水历”推算决定。“水书先生”是指能看懂“水书”的人,被民间称为 “水书师”,专家学者们以“先...
查看更多
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高校巡展高潮迭起成果丰硕
专题报道
初春枝满族剪纸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目光在沈阳工业大学,同学们在传承人钟立维的指导下体验刻瓷技艺在非遗大讲堂活动中,辽西绳结技艺的传承人颜伟齐向大连财经大学的同学们传授绳结技艺大连财经大学的同学们在非遗大讲堂上学习绳结技艺    作为201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4月5日至14日,省非遗保护中心先后前往沈阳工业大学、大连财经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学6所大学,策划组织...
查看更多
河南省稀有剧种公益展演的启示
论坛
    3月18日至3月30日,由河南省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等策划并主办的“河南省稀有剧种公益展演”在郑州举行,集中上演了四平调、二夹弦、太康道情、柳琴戏、蒲剧、大平调、宛梆、柳子戏、大弦戏、怀梆、花鼓戏、汉剧等18个稀有剧种23台佳品力作,当中部分剧种、剧团是第一次走进郑州演出,由此,多样化的、珍贵的剧种资源能为更广大的受众所知。    稀有剧种特色传统的展示,包括丰富的唱腔与器乐曲牌、表演形态、文武场伴奏特色等,让人为之振奋。二夹弦的唱腔[北词]与[娃娃...
查看更多
非遗研培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培训班举行
其他新闻
    为更有效实施2017年非遗研培计划各项工作,4月21日、2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在苏州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项兆伦说,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传承人的传承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非遗在环境变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
查看更多
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其他新闻
4月19日,在江苏苏州召开的文化部2017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正式发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并以8个专栏列出22项重大工程和项目,着力增强操作性。  《规划》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
查看更多
传承荀派艺术还需拓展空间
论坛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技艺全面、勇于创新,在他演出的剧目中不仅成功地塑造了红娘、金玉奴、尤三姐、韩玉姐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荀派艺术至今仍是京剧舞台上旦行流派中的一面旗帜,而且荀先生创立的荀派艺术还是京剧花旦行当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的艺术流派。当前,荀派艺术的传承在以刘长瑜、孙毓敏、宋长荣为代表的荀派传人的共同努力与辛勤培育下,出现了喜人的成果,耿巧云、管波、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张云等荀派再传弟子的涌现,为荀派艺术的当代传承注入了新生和...
查看更多
我们和古老的智慧相距多远?——谈当代非遗的创新展示
专题报道
VR技术与传统非遗展示结合的前瞻性命题,恰巧与自己最近思考了许久的问题不谋而合。那些萦绕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精妙传统文化,如同浩渺深远的思维长河,带我们走向更宏伟瑰丽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宝库。不论是天人交织、纵横捭阖的蒙古长诗,还是精雕细琢,令人惊叹的手工技艺,抑或是古朴炽烈、充满哲思的民间美术,都让身处水泥森林的现代人为之震撼。这其中,有时代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猎奇”般的惊叹;也有因为千百年传承的“文化基因”作怪导致的某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和不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