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梨园香火曾慰乡愁 京剧能否在台延续“美好时代”
专题报道
图为“国光”剧团推出的“现代京剧”《金锁记》(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剧照(资料图片)图为当代传奇剧场作品《等待果陀》(改编自贝克特《等待戈多》)宣传照(资料图片)  刚刚过去的2016年,京剧界痛失名宿,梅葆玖、李世济、王金璐、顾正秋等多位表演艺术家相继辞世。在不少戏迷看来,传奇人物的离去,似乎意味着传统艺术世界中的历史断裂,有关京剧的“美好时代”仿佛正渐行渐远。“2016年是个转折点。”有台湾的京剧工作者对记者如是说。在大师身后,经典如何继承,京剧的未来...
查看更多
大方漆器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化”才能更好传承
专题报道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指导学徒制作漆器  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到漆器形成,全部50多道工序、80多个生产环节,都需手工完成。其中,纯大漆和皮胎等工艺是大方漆器所独有。       “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贵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光友制作漆器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时期,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陈设品及精致器具流行。  据大方史料记载,大方漆器的生产始于明朝洪武...
查看更多
河南非遗中心抢救性记录一批传统美术类项目
其他新闻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厅获悉,截至目前,省非遗中心共组织拍摄朱仙镇木版年画、浚县泥咕咕等省级以上非遗传统美术类项目94项,实地采访传承人115名,存有访谈录音300余小时,抢救性记录了一批珍贵资料。  传统美术类项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一些民间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正在加速消亡,传承、保护后继乏人。2015年3月,我省启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这是继“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之后开展的又一项专项抢救保护工程。  经...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和当代艺术家将一同进入今年“威双”中国馆,这是什么新玩法
专题报道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举行,日前,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介绍,本届威双中国馆策展人、策展主题与参展艺术家已经确定——策展人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他将率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四位艺术家参展,中国馆的主题为“不息”。   消息发布之后,人们纷纷关注这一艺术家组合,四位参展艺术家中,除了当代艺术界熟知的邬建安、汤南南之外,另两位却属于通常我们认为的“工艺、非遗”范畴——汪天...
查看更多
穿越千年的釉彩之光——洛阳唐三彩的前世今生
专题报道
唐三彩载丝驼 资料图片高水旺唐三彩作品《中国梦》 资料图片  “真漂亮!”“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近日正在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展出,50余件唐三彩精品文物集体亮相,让四川观众大开眼界。这是洛阳唐三彩第一次登陆蓉城,亮相四川。洛阳唐三彩的每次“出访”,都会在当地掀起一阵“三彩热”。“唐三彩到底是什么陶器?”“三彩究竟是哪三种颜色?”“唐三彩是怎样传承,又是怎样创新的?”鸡年伊始,记者来到古城洛阳,探赜索隐,穿越千年的时光迷雾,寻觅“唐三彩”的...
查看更多
传承人收徒仪式可以有
论坛
    拜师古已有之,只是时至今日,这种仪式也逐渐行将就木。对于跪拜之礼,鲁迅先生还曾挖苦、嘲笑过,所谓有形的辫子剪掉了,脑后仍挂着无形的辫子。但是,撇开其封建糟粕部分,就非遗领域而言,拜师仪式,似乎于今有必要提倡。    一位非遗专家曾说过,在传承人概念出现之前,传统手工技艺的佼佼者就是十里八乡的能工巧匠,他们只是大家口耳相传的泥人张、葡萄常、面人郎等,只不过现在将之放在传承传统文化技艺的非遗保护体系中,他们才被冠以传承人的名号。那么,如果我们将每一项传...
查看更多
锻造“非遗”保护的经典范式
专题报道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首要的任务应当是保护、传承,而其关键词应当是“原汁原味”。2016年,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来说是一个成果丰硕之年,尤以《昆曲艺术大典》的出版,并于年末惊艳现世,成为年度收官的亮点。《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始于2004年,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至今恰满12年——一个小轮回,终于功得圆满。作为始终投身其中的主要干事之一,此刻本可以卸下重负,细细品味积郁在心的万千感慨,不意被《昆曲艺术大典》出版引起的热烈反响所推动,旋即进入了《昆曲艺术大典...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专题报道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因而称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阳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2017年的雨水时间是2月18日19点31分(农历丁酉年正月廿二)。  雨水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气候上的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三候指的是:一候獭祭鱼...
查看更多
徐艺乙:恢复与重建我们的生活方式
论坛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双手是造物主创造的奇迹。人们的很多想法——特别是与手工艺有关的想法,就是通过双手来实现的。人类,正是用手工劳作的方式奠定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从而创造了厚重的传统和历史悠久的文脉。在外界看来,传统手工艺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一直表示担忧。实际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但现在的手工艺离生活太遥远,必须采取措施拉近它与生活的距离。 用过机械的人都知道,再精密的器械,在制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累计工差。如何去消...
查看更多
彝族人的歌舞人生——烟盒舞和海菜腔传承人的故事
人物
彝族烟盒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施万恒中国的少数民族向来以能歌善舞著称,彝族人更是将歌舞文化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中国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传着一种独具特色的歌舞表现形式:彝族烟盒舞和海菜腔,这里的彝族人用这种歌舞形式传递情感,赞美生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施万恒今年69岁,来自红河州石屏县龙朋镇,因为从小就酷爱烟盒舞,12岁便开始拜师学艺,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施老总是面带笑容,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