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连辑:让互联网在人文传承中变得更加有温度
论坛
  编者按: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文化论坛11月17日下午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运河厅举行。论坛以“文明互鉴和网络文化建设”为主题,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致欢迎词,白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切尔尼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马尔代夫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费萨尔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发表主旨演讲,16位国内外互联网和文化业界代表围绕“增进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和“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议题深入探讨和交流,来自国内外近100位嘉宾参加论坛。  中国艺术...
查看更多
以《公约》精神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亚太中心在沪开展首期中国师资非遗履约培训
专题报道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左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左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右三)、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右二)出席了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仪式(摄影:陈梦泽) 培训期间,学员随同培训师一起进行非遗保护的田野调查,访问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和青浦区朱家角镇,考察锣鼓书、琵琶艺术(浦东派)、浦东说书、吴歌、摇快船和江南丝竹等非遗项目(摄影:施博文...
查看更多
风雨彩虹——教科文组织走过沧桑七十一载
其他新闻
  “《世界版权公约》,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的建立,全世界认同人文、自然遗产和记忆对全人类的价值,认可全民优质教育是发展必备的条件——这些和其它许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功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档案主管Jens Boel表示。  1945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伦敦成立,旨在发展“人类的智力与精神团结”,并以此作为建设持久和平的一种手段。这是一个承载着一种乌托邦理想的组织,因为这个组织想要成为一个“思想实验室”,想要...
查看更多
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传统节日——下元节
专题报道
正月十五闹元宵,又称上元节;七月十五放河灯,是中元节;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还有一个下元节,却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下元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农历十月十五,就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下元节由来与道教有关。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称为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又称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这三官的诞辰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于是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成为道教的节日。  道教诸神之中,“三官”地位颇高...
查看更多
中国戏要有中国精神——访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论坛
尚长荣 资料图片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这个戏唱来唱去,唱到底,拼的是什么?拼的是文化,拼的是一个戏曲人的底蕴。”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如是说。近日,在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戏曲的核心竞争力”主题论坛上,他的主旨发言引人深思。  “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守护戏曲的本体生命、本体风格,解决僵化和异化的问题,就要加深文化修养。”他说,“作为戏曲人,现在遇上了好时...
查看更多
“非遗”是活的文化遗产,“非遗”保护要可持续发展
专题报道
海宁江南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剑平/澎湃资料图)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就在中国落地生根了。    2004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十多年来,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较之于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保护的概念还很新。“非遗”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去保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在上海举办
其他新闻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主办,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指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于2016年11月7日至14日在上海大学举办。 开班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女士出席了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式,文化项目的两名代表参加了培训。欧敏行女士在致辞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代代相传...
查看更多
把好非遗工作思想意识的“总开关”
论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积极正确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在10月29日,苏州刚闭幕不久的《传统工艺青年人才论坛》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提出:正确认识非遗是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项兆伦的观点切中当前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问题关键,正确的思想意识能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牢牢把住思想意识“总开关”也是开...
查看更多
振兴荆州花鼓戏 助推潜江打造戏剧之都
专题报道
即将建成的曹禺大剧院曹禺纪念馆远眺花鼓戏《焚香记》剧照花鼓戏《生命童话》剧照花鼓戏《原野情仇》剧照花鼓戏《站花墙》剧照花鼓戏《情缘》剧照灵秀湖北,水泽胜境,古来同讴。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的小城潜江,江汉连通,沃野呈碧,锦绣大地,水润清华。11月的潜江,层林尽染,秋色灿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戏剧的芬芳。仿佛酿制着水乡特有的传统佳酿,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经过紧张的酝酿,即将在这座人文荟萃的小城隆重举行。花鼓戏是潜江人的情结。当地流行这样一句俗话...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千年楠木刻下写意山水
人物
美籍华人郑钰舜小朋友正在看赵如柏创作《青山清溪隐菁庐》    原标题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木雕新作问世 千年楠木刻下写意山水     核心提示    木雕,被列“扬州八刻”之一,跨越数千年历史,蜚声海内外。记者昨获悉,刚刚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如柏,历经三年时间,新近完成一件金丝楠木雕刻作品《青山清溪隐菁庐》,气势磅礴,栩栩如生。    刀锋有乾坤 技法见匠心    清晨,赵如柏一如往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