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盘县“布依族盘歌”的内涵及传承发展
论坛
  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一种用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被喻为布依族的“无字百科全书”。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的布依族聚居区,以及水城县的花戛乡、米萝乡,六枝特区毛口乡和黔西南州普安高棉乡、睛隆中吟镇等布依族地区。盘县羊场的布依族盘歌是北盘江上游两岸布依族歌唱和歌唱文化的典型代表,盘县羊场“布依族盘歌”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作《拜样梭》在2008年贵州省布依族歌...
查看更多
传承非遗 花灯之乡有个“守灯人
专题报道
   走街串巷表演古蔺花灯   前不久,古蔺县古蔺镇龙坪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村民姚占楷欣喜地将“古蔺花灯传习所”的牌子挂上自家门前。自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有了大方规范的传习基地;花灯爱好者姚占楷,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姚占楷自豪地说,他从“祖祖(太爷爷)”那一辈,就开始跳花灯,他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日前,姚占楷接受了记者专访。   花灯的变革从“简单粗暴”到“精美高端”   回忆起与花灯相伴的日子,总有一些心酸的时刻,姚占楷一路见证...
查看更多
淮北泥塑文化传承之路:保护模式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专题报道
     李正卿的泥塑作品《竹林七贤》 正在制作泥塑金蟾的李正卿。   又是一轮寒潮来袭,握着冰冷的金蟾泥胚,“泥塑李”满是沟壑的双手禁不住颤抖起来。   “构思了很多大型作品,可精力和体力却跟不上了,只能做这些小物件,不服老是不行啊。”“泥塑李”说,他已经79岁高龄,如何让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北泥塑技艺传承下去,是他眼下最大的牵挂。   泥塑人生   泥巴有极强的可塑性,构思好素材,经巧手加工,就能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民间艺人用天然廉价的...
查看更多
拨动你心弦的常德丝弦
专题报道
   古人说,世上最美妙动听的声音当数“天籁之音”;它从天上来,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上世纪70年代,一曲《新事多》通过天空中的无线电波广播天下。从那时起,“依儿哟!呀依哟!”的小调,就这样将常德丝弦的声名远播,传遍四方,成为常德的一张名片。     新中国成立初期常德丝弦演出的图片   常德丝弦的魅力在于富含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它用常德方言说唱,以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乐器伴奏。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常德丝弦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
查看更多
北京曲艺演出场所的历史变迁
论坛
  曲艺是一种文学、表演以及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包括相声、评书、鼓曲等表演形式,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清末民初时期,农村的曲艺艺人大量涌入北京,演出场地和表演形式形形色色,不拘一格。   庙会与堂会   曲艺当初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艺人大都是在庙会、集市等露天场所表演。北京的寺庙众多,各个寺庙定期举办宗教活动与集市贸易,称之为“庙会”,艺人按照各个庙会举办的日期前去卖艺。艺人把露天场地的演出称为“撂地”,这是指承租相对固定的场地,招揽观众围...
查看更多
耐德曼的萨吾尔登非遗“传承梦”
人物
   新疆博湖县耐德曼家中,年轻人正在跟她学习萨吾尔登舞蹈。 耐德曼是远近闻名的、博湖县唯一自治区级萨吾尔登传承人。   博湖县不仅风光秀美、景色宜人,而且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县,素有萨吾尔登的故乡之称。在博斯腾湖湖畔,就有一位非常热爱萨吾尔登舞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人,她挽救、保护、传承着濒临消失的原生态文化,她不平凡的经历,演绎着让人感动的故事。她就是远近闻名的、博湖县唯一自治区级萨吾尔登传承人---耐德曼。   走进耐德曼家时,她正...
查看更多
戏曲传承发展的“悲观”与“乐观”
论坛
  戏曲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群众基础,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蔚成共识。它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利器。正因此,才会有《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这样的“郑重对待”,可谓史无前例。   然而现实并不如意。最近几个主流媒体几乎同时发表了主题为“呼唤舞台”“期待新生”的报道文章,忧心忡忡地描绘了戏曲“观众流失”“创作乏力”“缺乏舞台”等现状,直言戏曲发展面临诸多考验,希望借眼下这股东风,找到一条好的戏曲发展之...
查看更多
联合国召开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其他新闻
    联合国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将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举行。     这次会议召开之前,将由纳米比亚有关机构组织开幕式的活动,开幕式将在2015年11月29日(星期日)的下午6:00举行。会议的全体与会者/国家受邀出席。     11月30日(星期一)下午5:00,当天的委员会会议结束之后,与会者还受邀参加一项活动,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内容围绕《公约》在南部非洲国家...
查看更多
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其他新闻
  文化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从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入手,逐步扩展到非遗保护各领域,纳入常态化工作。   《通知》指出,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
查看更多
激发内在活力 提供规范保障——关于苏州非遗生产性保护地方立法的思考
论坛
  生产性保护作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遗的保护。这3类非遗的共同特性在于以手工生产为主。   生产性保护的主体是掌握有关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单位。为激发有关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内在生产活力,引导相关机构、个人积极地参与生产性保护,今年,江苏省苏州市启动了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立法工作,计划于年内出台有关规范性文件。作为此次立法工作的负责人之一,笔者想谈一些苏州对开展此项工作的思考。   坚持手工是基本原则和底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