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戏剧保护
论坛
    传统戏剧在传承形态上具有较为突出的特征:一、团体性与个体性共有,但团体性尤显突出;二、技艺性与普及性共有,但技艺性尤显突出;三、艺术性与模式性(程式性)共有,但艺术性尤显突出;四、累代相积与时尚创造共有,但累代相积尤显突出;五、核心价值与俗世情怀共有,但核心价值尤显突出。五个特征成为戏曲剧种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基础,其内在的张力和矛盾造成了中国戏曲传承和发展的稳定性与脆弱性。“稳定性”即来自稳定的社会形态、文化价值、审美趣味;“脆弱性”即来自不断变...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 民众参与至关重要
论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许多地方已经自然而然地、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开始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当下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大众的居住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然而,人民群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没有根本变化,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遵循保护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科学保护手段的创新,使得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由于在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人民群...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口头传统文化
论坛
  ■ 演讲人简介: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史诗研究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民俗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著有《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程式句法研究》、《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合著)等多部著作和几十篇论文。     ■ 编者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新挑战...
查看更多
非遗名录需完善机制保持适度规模
论坛
  文化部近日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如果顺利通过公示,我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将超过1600项。从非遗保护角度来说,这个数字应该说是我国近些年大力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的体现,而且对于各地来说,越来越多的当地非遗项目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文化部非遗司相关负责人日前在谈到非遗保护工作时表示,国家级非遗名录应保持适度规模,一些确实不够国家级分量的非遗项目可以留在省市县各级名录里。从目前我国各地大兴非...
查看更多
旦增朗杰: 用心守住雕版上的“活化石”
专题报道
  在旧西藏,普松乡雕刻艺人根据雕刻造诣程度分为两个等级:“哦青”和“哦琼”,招收农奴学徒继续代代相传     据普松老艺人讲述:从800多年前藏巴汗统治时期,普松雕刻技艺有了广泛的传播和继承,当时政教合一的旧西藏农奴完成差役(主要是每年要雕刻各种佛经、日历、人物自传等),把自家孩子从十二三岁开始送到雕刻造诣颇深的老艺人身边经过精心培养和监督,从事长达9年的苦练才能掌握这门技艺,这种学徒传承关系一直延续到和平解放西藏之前。和平解放西藏至今,普松乡面貌有...
查看更多
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鲁锦的“第三种选择”
专题报道
  曾有专家评价,民间美术的前途无非以下几种:一是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下策;二是研究它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为它建一个博物馆,这是中策;三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它,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架起民间美术与现代审美意识的桥梁,这是最佳选择。鲁锦的开发乃是第三种选择的体现。     鲁锦是鲁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已在齐鲁大地传承千年。鲁锦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经过在木制织机上操作的72道工序,可以通过手工制造出多达1990种彩色图案的织物。一直...
查看更多
我国推进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其他新闻
  记者近日从文化部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我国将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2014年共安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2.07亿元,目前投资计划已下达各有关省(区、市)。       据悉,2014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以来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第一年,文化部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研究中心”成立
其他新闻
  “中国剪纸研究中心”成立   为加强中国剪纸的传承保护和推介工作,“中国剪纸研究中心”2014年7月10日在京成立。   据介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中国剪纸研究中心”,旨在守护中国剪纸这一代表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老纸文明的文化物种。研究中心成立后,将开展中国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记录和发掘整理工作;开展相关文化与学术的专业研究工作等。同时,面向全社会的中国剪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推介与文化传播,也是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
查看更多
第九届那达慕大会开幕
其他新闻
第九届那达慕大会开幕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那达慕大会上,草原歌手们在马背上献歌。新华网图片 李任滋 摄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那达慕大会上的马队骑手。新华网图片 李任滋 摄 两名搏克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那达慕大会上展示身手。新华网图片 李任滋 摄   2014年7月9日,第九届“吉鲁根”苏尼特文化节暨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开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在蒙古族人民生活...
查看更多
西藏非遗传承人顿珠:挤制袅袅青烟中的藏文化
人物
西藏非遗传承人顿珠:挤制袅袅青烟中的藏文化 非遗传承人顿珠正在细心捆绑藏香。高加库 摄已经制作完工、捆绑整齐的藏香。高加库 摄  导读:  进入西藏的第一感受,除了高原反应,绚烂的颜色,就是无论是庙宇佛堂,还是百姓人家,都会若有若无地闻到一种特别的味道:似药非药,似香非香,没错,这就是藏香。在传统手工制作藏香历史中,尼木县吞巴村、堆龙德庆县、山南敏竹林寺被称为三大传统藏香生产地,而尼木县吞巴村生产藏香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大的藏香原料生产基地。2008年6...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