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格萨(斯)尔
2013.12.10
格萨(斯)尔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
查看更多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2013.12.10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它将“通经断纬”等核心技术运用在构造复杂的大型织机上,由上下两人手工操作,用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线等材料织出华贵织物,如龙袍。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有着完整的体系,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见证。如今,因灿若云霞而得名的南京云锦,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经典,用于高端织物的织造,为民众所喜爱。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2013.12.10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了7000多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
查看更多
中国剪纸
2013.12.10
中国剪纸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
2013.12.10
中国书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查看更多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013.12.10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
中国篆刻
2013.12.10
中国篆刻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它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可以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查看更多
托钵僧舞蹈仪式
2013.12.10
托钵僧舞蹈仪式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Mevlevi是苏菲派的苦行修士会,于1273年在康尼亚创立,并从那里传遍奥特曼帝国。今天,全世界许多土耳其社区仍有苏菲派苦行修士,其中最为活跃和著名的地方仍是康尼亚和伊斯坦布尔。 苏菲派苦行修士以其圈舞著称。在舞蹈仪式(Sema)上,每次都要演奏“阿音”,它是特别的保留曲目。音乐包括四个部分,器乐部分是对比的节奏型,至少由一名歌手、一名长笛演奏者、一名定音鼓鼓手和一名铙钹手来表演。最早的音乐作品发源于十六世纪中期,结合了波斯和土耳其音乐的传统。保留...
查看更多
帕特姆流行节日
2013.12.10
帕特姆流行节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巴塞罗那的帕特姆是一种源于中世纪圣体节庆祝及游行的十分流行的庆典。它以一系列的戏剧表演和穿过巴塞罗那北部加泰罗尼亚社区的各种肖像游行为主要形式。 帕特姆在每年的5月底至6月底的圣体节中举行,它由几个部分组成:特殊的市政会议,塔巴尔(一个大型庆典所用的鼓)和四个“Feuts”宣布节日的开始。接下来的几天有众多的节目表演,其中最重要的是游行、节庆帕特姆、孩子们的帕特姆、塔白(小手鼓)、土耳其人、开维乐斯(木马)、梅斯(魔鬼挥动着棍杖和鞭子),圭茨(杂交的...
查看更多
伏佳拉——牧羊人长笛及其音乐
2013.12.10
伏佳拉——牧羊人长笛及其音乐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伏佳拉,是一种由斯洛伐克牧羊人演奏的三个音孔的很长的长笛。它被认为是完整的斯洛伐克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笛子的主要部分有160到200厘米长,它和一个50到80厘米的稍短的突起相连,它能使气流通过而到达很宽的低音部分。这种乐器有一种特殊的粗糙声音,它主要是用来呼叫用的。这种忧郁的、带有狂想色彩的表达形式是根据歌曲的内容形成的,这个内容和牧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他们为了自由和权利所进行的斗争有关。伏佳拉的保留曲目是以声学技术所决定的旋律为基础的,如溪流...
查看更多
1
2147
2148
2149
2150
215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