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宣布活动开幕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致开幕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等领导专家参观“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等领导专家参观“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   (本网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1年“文化...
查看更多
非遗申报是立“军令状”,不是做商业广告
论坛
 非遗申报是立“军令状”,不是做商业广告刘魁立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具有重要意义,是文化建设历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将我国非遗保护提升为法律制度层面的要求,为延续民族之根提供制度保障    人类既是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物质文化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但...
查看更多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将在国图展出
其他新闻
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国图展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颁布和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于2011年6月8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津街7号)开展。     展览主要展示了近二百种记载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珍贵历史文献,从文献角度...
查看更多
文化系统将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其他新闻
文化系统将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文化部将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依法保护,重在传承”。在“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和全国各地文化部门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举办一系列生动丰...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今起实施 澳门将首次办非遗展演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今起实施 澳门将首次办非遗展演   备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1日开始实施。该法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现了突出的“中国特色”,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区分开来;首次明确了传承人的“退出机制”;规定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并尊重其风俗习惯,侵犯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给予处分等。   6月11日将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也可能启动除名机制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也可能启动除名机制  为期14天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11年5月29日揭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负责人在此间举行的非遗保护国际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虽然至今还未发生过一例,但是她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人类非遗名录也将启动除名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处处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对记者透露,根据2008年通过的公约操作指南,实际上联合...
查看更多
留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专题报道
留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昆曲剧照。资料图片 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连南瑶族长鼓舞表演。资料图片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现场。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民间艺人绘制“兔子王”。资料图片  山西泽州鼓书、河南皖邦戏、云南佤族清音戏······这些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都面临被人们遗忘,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留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更多
话说非遗法:王文章谈非遗
论坛
话说非遗法:王文章谈非遗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上和文化法制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值此颁布之际,《世界遗产》杂志就中国非遗发展及相关立法背景、情况、意义等内容采访了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   《世界遗产》: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社会所瞩目。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取得了哪些进展...
查看更多
曹氏风筝飞入寻常百姓家 孔家三代传承更兴盛
专题报道
曹氏风筝飞入寻常百姓家 孔家三代传承更兴盛 精美的曹氏风筝曹氏风筝第三代传人孔炳彰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天朗气清时,人们常常想携亲带友一块儿去放风筝,这也一直是孩子们一听就来劲儿的户外活动。而提到做风筝,讲究就多了,各地的风筝做法不同,风格也各异。在北京,早些年风筝行里就有“南城大沙燕、北城黑锅底”的说法,就是指在琉璃厂开风筝铺的“风筝哈”和在地安门摆风筝摊的“风筝金”。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京城又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的风筝,一是画家马晋独树...
查看更多
《成都倡议》开启非物质遗产保护新篇章
其他新闻
《成都倡议》开启非物质遗产保护新篇章国际非遗论坛 (丁瑞涛 摄)  2011年5月28日至6月1日,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成都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等 69 人参加了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在论坛上,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