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古城保护 经济与文化的博弈
论坛
古城保护 经济与文化的博弈大同修缮一新的古城墙苏州古城景观平遥古城  借助“古城申遗”的东风,苏州宣布将分段、逐步重点恢复、修建苏州“古城墙”;投资2亿元、占地1平方公里的骊靬古城复建项目已在甘肃金昌市如火如荼地开建;甘肃敦煌拟投资30亿元复建敦煌古城,以汉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对历史城市格局、建筑文化、宗教艺术、商贸流通、民族交融、生活和娱乐等进行体验式还原和提升;河北滦县计划投资50亿元复建滦州古城,占地2000余亩,再现昔日滦州胜景;河北正定邀请专...
查看更多
“盛世天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木雕艺术展”开幕
其他新闻
“盛世天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木雕艺术展”开幕盛世天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木雕艺术展开幕式展出的木雕精品  2011年6月29日,备受瞩目的“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联合承办,是200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首次全国性专业展。(来源:人民网 记者...
查看更多
直面“后申遗时代” 学者呼吁关注遗产的命运
专题报道
直面“后申遗时代” 学者呼吁关注遗产的命运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消息和议论,最多的议论其实也是最传统的争论:申遗之后,保护和开发究竟如何平衡?  这并非老生常谈,无数的例子都在证明,申遗成功之后,艰巨的任务才真正开始,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认为:“我们不仅要鼓励申报世界遗产,更应该关注遗产在一个区域之中的命运。”  申遗之后才开始  成功申请世界遗产,这远远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才是...
查看更多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登陆《世界遗产名录》
其他新闻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登陆《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11年6月24日 17时55分,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23时55分,从法国巴黎传来捷报: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29项世界文化遗产。    从1999年申遗启动,西湖申遗经历了漫长、艰苦的过程。回顾10年申遗路,总结经验教训,或许能对其他正在和准备申遗的项目有所启...
查看更多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病逝
其他新闻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病逝     2011年6月23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慧芳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6岁。据悉,李慧芳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6月29日上午8时在八宝山竹厅举行。    李慧芳生前好友、前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介绍说,李慧芳文武昆乱不挡,擅长各行当、各流派的表演。她9岁师从李玉龙学老生,13岁登台演出《空城计》《群英会》《一捧雪》等剧。1946年在上海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了《四进士》《徽钦二帝》等剧,因为小嗓很好,按照周信芳的意见改...
查看更多
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专题报道
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金陵本《本草纲目》  2011年5月,国家图书馆藏元古林书堂刻本《黄帝内经》和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而成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曾经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该书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
查看更多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专题报道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首次以文献展现非遗,让人眼前一亮。6月15日召开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上,相关专家及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这一颇具创...
查看更多
“非遗”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其他新闻
“非遗”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兴化市的茅山号子、如东县的跳马伕、苏州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等24个项目成为国家级“非遗”。和前两批国家级“非遗”相比,入选项目总数大幅下降,对此,专家表示,随着全国非遗普查的结束,重大项目早已在前两批审查通过,非遗获批数量减少是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从前几年的重申报阶段过渡到重保护阶段。  非遗特色:  传统表演多、传统技艺强...
查看更多
中山公园音乐堂昆曲《牡丹亭》顾笃璜亲力执导
其他新闻
中山公园音乐堂昆曲《牡丹亭》顾笃璜亲力执导  为庆祝昆曲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暨庆祝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90周年,2011年6月19日晚19:30,苏州昆剧传习所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唯美上演传统昆曲《牡丹亭》。83岁名导顾笃璜再度出山,亲力执导此次“青松版”《牡丹亭》演出,杜丽娘由“传字辈”艺人高徒马瑶瑶倾情饰演。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
查看更多
“传字辈”亲传“看家戏” 不争华丽大制作之风
其他新闻
“传字辈”亲传“看家戏” 不争华丽大制作之风      在遍地“改革创新”昆曲和“适应现代审美”昆曲的包围中,曾培养了“传字辈”艺人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始终高举捍卫正统昆曲的旗帜。2011年6月18日、19日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力邀苏州昆剧传习所在北京恭王府和中山公园音乐堂连演两场原汤原汁的正宗昆曲。与白先勇的《牡丹亭》打出的“青春版”颇有些调侃意味的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牡丹亭》被他们自己戏称为“青松版”,寓意演...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