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中国工艺美术的保护发展:物当尽其美 人当养其才
论坛
中国工艺美术的保护发展:物当尽其美 人当养其才 唐宋名文天球瓶(微雕)  王芝文 留得残荷听雨声(石雕)   陈礼忠     新世纪以来,中国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在轮番热议中进行着:从“工艺文化”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艺的“现代性”到“现代手工艺”,从工艺“产销合一”到“文化产业”……思想的碰撞,闪现出行业各界的信心、忧虑和历史的担当。其中,最能让人同声相应的,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特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两个问题看似老生常谈,却关乎中国工艺美术生死存亡...
查看更多
戏曲人才缺少宣传平台
专题报道
戏曲人才缺少宣传平台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荀派艺术传承人孙毓敏,50多年来演出了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荀派剧目和新创剧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戏曲人才。然而,让她一直担心、焦虑的是,培养出来的好苗子却很少有人知晓,“现在的戏曲界产生名角儿太难了”。日前,孙毓敏道出了她的苦恼和担忧。――编者    戏曲人才需要媒体宣传    与影视明星、歌星相比,戏曲人才成才率低、周期长,花费的功夫也多,然而,却很少有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关注他们的成...
查看更多
金松群,续写宫梳名篦新的美丽
人物
金松群,续写宫梳名篦新的美丽    国内第一家梳篦博物馆4月28日就要在常州市勤业桥下运河边试开放了,金松群望着这片厂馆一体的漂亮的中式建筑,心情格外舒畅。  金松群身材高大,初次见他的人,都认为他酷似中年的毛泽东,怎么也不会猜出他是一名心灵手巧的梳篦工艺师。1963年从常州冶金技校毕业后就开始梳篦制作生涯,从工艺师、车间主任、厂办主任、经理助理,直到厂长,2002年改制后他任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和其他民间工艺一样,曾经被誉为宫梳名篦的常...
查看更多
四川茂县:羌族文化正在这里得到恢复和保护
其他新闻
四川茂县:羌族文化正在这里得到恢复和保护    羌风,羌韵,羌情……群山环抱的茂县是羌族聚居地,这里近90%的人口是羌族,是一个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     走进茂县县城,记者发现这里的地震印记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地震发生后茂县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遭到损坏,其中的大部分成为危房。从县城出发来到山上的羌寨,就会深刻感受到地震的残酷,上百上千年历史的民居、羌碉大面积坍塌,民族文化风貌受到严重毁损。     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他们习惯于在高山上居住,其民居...
查看更多
科学评审 规范操作
其他新闻
 科学评审 规范操作――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答记者问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和基础环节。文化部分别于2007年6月和2008年2月,公布了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公示之际(公示名单见第二至四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就评审工作的有关问题回答了本报...
查看更多
文化部办公厅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
其他新闻
 文化部办公厅公示第三批国家级传承人    本网讯 4月24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公示706名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公示期15天。全文如下: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
通知公告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部长令第45号)精神,文化部开展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文化部组织专...
查看更多
岭南写真:从远古走来的湛江傩舞
专题报道
岭南写真:从远古走来的湛江傩舞    每每到了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广东湛江各地都会演出一种奇特舞蹈――傩舞,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    湛江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其内容形式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天崇雷而形成的一种独特雷傩舞,以雷首公与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为主体,还包括土地公婆、艄公婆等,俗称“走清将”、“舞巫”、“考兵”等,也是当地古代先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民俗舞蹈。    湛江傩舞有...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理论建设30年
论坛
中国戏曲理论建设30年秦华生    现代意义的戏曲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戏曲改良”,及随后的“国剧运动”等。有意识地勾勒戏曲理论蓝图,则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如南京戏曲音乐研究院北平分院1932年创刊的《剧学月刊》,在《述概》开篇:“(一)本科学之精神,对于新旧彷徨、中西糅杂之剧界病象、疑难问题,谋得适当之解决。(二)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原有之剧艺,整理而改进之,俾成一专门之学,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提出研究“关于戏剧所涵容之学问,如心理、历史、社...
查看更多
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专题报道
鲁西南织锦的前世今生    传统纺织技艺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像四川有蜀锦、海南有黎锦、南京有云锦等,山东也不例外。山东的民间土布织造工艺,以“鲁锦织造技艺”的名称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近日鄄城县和嘉祥县两家鲁锦生产企业之间的诉讼、也是山东首例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诉讼案件,使得鲁锦竟然一时难辨身份:鲁锦究竟是鲁西南民间手工提花纯棉布及制成品的通称,还是企业的注册商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锦面临尴尬境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