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要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针对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正是凝聚和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推进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玛纳斯》史诗的承载者和传承者,玛纳斯奇拥有了既把过去变为自己,又让自己聆听现在的呼声,以及向一切可能性开放的生活方式。玛纳斯奇的生活方式具有集体性、传统性、“爱智”的鲜明特征。作为文化叙事脉络,玛纳斯奇与《玛纳斯》史诗共在的特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光辉,且融通在中华优秀文化中。 【关键词】《玛纳斯》史诗;玛纳斯奇;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在;融通 柯尔克孜族史...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5期:2022年10月10日-23日 1.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年度绩效考核 2.《甘肃省省级非遗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发布 3.甘肃开展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信息登记工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0月1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全体党员全程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会后进行了交流讨论,10月17日第一时间召开全司党员大会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目标。报告指出“十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全体同志感受最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迎来观展热潮。展览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产品聚集了颇高的人气。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能看到两把花鸟折扇,其纹饰和色彩均取自山东博物馆馆藏的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这一藏品是明制汉服的经典单品,相对于数量较多的朝服、官服、礼服等正式衣冠,这件生活化服饰裙色素雅、彩绣艳丽,受到众多汉服爱好者的追捧。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nbs...
查看更多
优秀实践名册
吉尔吉斯人民的文化遗产与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然而,在前苏联时代,随着吉尔吉斯游牧民族被强制定居,包括传统体育运动在内的许多元素濒临灭绝。2007年,传统运动爱好者和知识传承者举办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了传统游牧运动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保护需求。这些讨论促成了“游牧运动:重拾遗产”计划,重点记录和鉴识该国不同地区的各类传统运动形式。
查看更多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姆波隆(M’Bbolon)是流行于马里南部的一种乐器,由牛皮覆盖的巨大葫芦形音盒和带弦的弓形木颈组成。弦的数量决定了姆波隆的用途,单弦和双弦用于日常演奏、仪式和宗教庆典,而三弦和四弦则用于赞美传统酋长、颂扬国王英雄事迹的伴奏以及农民在田间地头的陪伴。该乐器通过学徒制和地方协会传承
查看更多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罗林人的导航技术和独木舟制作是一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他们建造并驾驶能够长距离航行的独木舟。密克罗尼西亚社区延续了这项本土传统,利用当地材料建造远洋航行独木舟,并根据环境信息而非地图或仪器进行导航或寻路。这些独木舟具有独特的外形,相关工艺与西方截然不同,并使用动力。不对称的设计让独木舟可以高速航行并进入极浅水域。在独木舟雕刻大师和航海家组成的行会的带领下,这些实践通过传统学徒制得到传承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意大利松露采集是一套以口授方式传承了几个世纪的习俗。在松露犬的帮助下,松露采集者能够识别这种地下真菌的大致生长区域。然后,采集者用铁锹在不破坏土壤条件的情况下采掘松露。松露采集是许多农村社区的收入来源之一,并涉及与自然生态系统管理相关的广泛技能和知识,还与松露采摘季节前后的节庆活动有关。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阿纳厄(Al-naoor)是一种带有24根木辐条的水轮,其外轮上装着陶罐。这种水轮常架设于伊拉克幼发拉底河的支流河道上,那里的水位低于两侧田地。水轮垂直于河面。当水流带动水轮转动时,陶罐就会汲取河水,待转至顶端再倾入连通田野的水道。阿纳厄水轮是包括当地工匠在内的众多居民的生计来源,与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家庭、文献和正式教学得以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