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金石篆刻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石篆刻是汉字与镌刻相结合并用印章形式表现的一门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以石材为主要载体,以刻刀为工具,将汉字的线条美、章法的构成美和刀法与金石的自然朴拙之美结合在方寸之间,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篆刻艺术从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古代印章由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13世纪开始,文人艺术家选用石材代替金属,自刻印章,并在发展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篆刻艺术以锲刻古代文字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抽象之美,神奇之美和人文之美。金石篆刻具有多种文化和社会功能:篆刻艺术作...
查看更多
阜新玛瑙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市      辽宁省阜新市是中国四大玛瑙产地之一,玛瑙雕刻工艺享誉海内外。阜新清河门辽墓出土的莲花式盅及玛瑙管珠项链、酒杯、围棋等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的用料及工艺大部分来自阜新。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乡宝珠营子村就是因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当地王爷进献“佛光玛瑙朝珠”而受封得名的。   玛瑙属中档宝石,具有多种天然色彩和条带花纹,是雕刻的理想材料。玛瑙有“玉金”的美称,其材质...
查看更多
扬州玉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是我国玉器的主要产区,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在江淮东部龙虬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玉璜、玉管等物,扬州汉代墓葬亦出土不少玉器,品类繁多,造型优美,且已采用透雕、阴线刻和浅浮雕手法。唐代的扬州玉器工艺又达到新高峰,宋代扬州玉雕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为后来特色技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两淮盐政在扬州建隆寺设玉局,大量承办宫廷玉器,并按岁例向朝廷进贡。1840年后,扬州琢玉行业逐年衰弱,扬...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庆阳市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地处河中上游的土高原,是陕甘宁三省的交会处。秦时为北地郡,隋代改庆州,宋代定为庆阳府。当地流传的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   庆阳地区有端午节制作佩带“绌绌”(“绌”原指原始骨针的一种缝制方法,后借称用布缝制、袋口能松能紧的包袋)的习俗,其起始时间尚不可考,据说形成于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帝内经》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薰蒸法”。因...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隆回县      挑花是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工艺。流传于湖北省梅县和湖南省隆回县的挑花技艺各具特色。   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梅县。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梅挑花被国内许多民间工艺研究专家称为彩挑。梅乡下百里棉区的彩色挑花更为精美,花样丰富多彩,地...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梅县      挑花是一种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刺绣工艺。流传于湖北省梅县和湖南省隆回县的挑花技艺各具特色。   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梅县。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梅挑花被国内许多民间工艺研究专家称为彩挑。梅乡下百里棉区的彩色挑花更为精美,花样丰富多彩,地...
查看更多
土族盘绣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为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就产生在这一地区。   土族盘绣艺术主要流传在青海互助县东沟、东山、五十、松多、丹麻等乡镇。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品,由此可知,4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出现。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绿、蓝...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地处黔东南,是苗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全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雷山苗族的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璀璨夺目的银饰让人赞叹不已。雷山苗族服饰按结构和风格划分,主要有长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种,也称西江型、也蒙型、公统型、大塘型。   雷...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剑河县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地处黔东南,是苗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全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雷山苗族的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璀璨夺目的银饰让人赞叹不已。雷山苗族服饰按结构和风格划分,主要有长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种,也称西江型、也蒙型、公统型、大塘型。   雷...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阳市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地处黔东南,是苗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全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雷山苗族的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璀璨夺目的银饰让人赞叹不已。雷山苗族服饰按结构和风格划分,主要有长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种,也称西江型、也蒙型、公统型、大塘型。   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