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8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一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抢救性记录要融入生命情感——专家和学术专员谈
非遗
抢救性记录
2018.07.12
专题报道
《四季生产调》学术专员、云南省元阳县
非遗
保护中心主任何志科: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做好
非遗
抢救性记录工作,我认为,第一,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没有当地主管部门的重视,工作很难开展;第二,项目负责人要有项目资金支配权和工作人员的调配权;第三,项目负责人要对少数民族地区
非遗
怀有深厚的情感,对所开展的项目了如指掌;第四,项目负责人应该熟悉传承人生产生活状况,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第五,项目负责人与包括摄影师在内的团队成员要充分沟通,了解少数...
查看更多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抢救保护——3年来227位高龄国家
非遗
传承人的技艺和记忆得到留存
2018.07.12
专题报道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潘萨银花在传习所中教小朋友学唱侗族大歌。赖鑫琳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年画艺人尹国全在晾晒年画。新华社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聘请民间师资到校开设“
非遗
学堂”,丰富中小学生文化生活,促进
非遗
技艺代代相传。图为学生们在弹唱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藏族碉楼 张波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杨氏家庭泥塑技艺,自清朝道光年间发展到杨栖鹤老人这儿已是第五代了,其作品色彩沉稳华丽,处处精工细雕,惟妙惟肖。但老人已进...
查看更多
钟情
非遗
传承的新一辈
2018.07.11
专题报道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需要青年薪火相传。但经济效益低下、手艺传承难收徒、费时费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曾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传与承。 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贵州姑娘杨昌芹在竹编工艺创新中发现了脱贫商机;28岁的普洱贡茶技艺传人李明泽悉心照顾着百亩古茶园;3岁开始练武的张奇钢将800多年历史的岳家拳带进了中小学校;江苏姑娘姚兰正筹备苏绣品牌馆,准备在艺术和实用的天平上探索平衡。 当非...
查看更多
新时代如何提升
非遗
传播力
2018.07.11
要闻
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传承者》等
非遗
相关纪录片、综艺节目屡屡成为文化热点,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由此加快了走入现代生活的步伐。日前,一场有关提升
非遗
传播力的讨论在中国传媒大学展开,与会者围绕传承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探讨。“社会群体的巨大力量是推动
非遗
自身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
非遗
在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力量。要唤起这个社会的根本力量,靠什么?靠传播。”民俗专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说,传播能够提升民众对于非...
查看更多
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2018.07.11
专题报道
贵州省榕江县乌吉苗寨村民在刺绣(新华社发)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苗妹传习基地开展刺绣培训(摄影:粟周榕/光明图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洪溪村的女银匠杨昌兰(右)向家中老人学习传统银饰图案(新华社发)贵州省丹寨县的一名绣娘参加蜡染比赛(新华社发)到贵州旅游,除了感受清秀旖旎的自然山水、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兴许还能收获一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面对苗族银饰、刺绣挑花、布依族地毯、贵州蜡染等多达上百个种类的手工艺制品,游客们惊叹贵州文化底蕴深厚...
查看更多
山东:
非遗
助力脱贫 推动乡村振兴
2018.07.10
专题报道
粘纸、晾晒、整形……7月4日,山东临沂平邑县高庄村,几位村民在临沂市级
非遗
项目“刘氏翻花”的传承人刘庆怀家中学习这项技艺。这几年,平邑县文化部门把“刘氏翻花”作为扶贫项目大力推广,仅刘庆怀就直接教授村民数百人,不少贫困户凭此增收致富。 在山东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非遗
助力脱贫正焕发出夺目光彩,成效引人注目。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王磊介绍,近两年,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基础,山东初步建立了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同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具...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别样精彩——江苏省南京博物院
非遗
馆创新发展纪实
2018.07.10
专题报道
参观人次由5年前的50多万增加到2017年的329万多,年均增加50多万人次;仅今年端午节小长假,观众流量就达到6.4万人次……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近年来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3年11月,南京博物院
非遗
馆开始对公众开放。这一举措,充分证明了南博人的勇气和创新意识,有力诠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要求,使一个传统博物馆实现了从文物的静态展陈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有机融合,完成了由“文物”到“人...
查看更多
著名民族学家祁庆富逝世
2018.07.10
要闻
原标题:73岁著名民族学家祁庆富逝世,他还曾当过空军和记者日前从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著名民族学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先生,于2018年7月6日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73岁。祁庆富1945年2月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于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1970年,他因综合素质突出应...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播:怎样凝聚关注的力量
2018.07.10
专题报道
图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对
非遗
,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消费环境,让传承人有尊严、有收入,
非遗
才能重现活力和生机,才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
非遗
司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2018
非遗
传播专题研讨”,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共同为
非遗
传播“定弦定调”。理念: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央视推出一台别开生面的“
非遗
公开课”:以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的...
查看更多
“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系列活动...
2018.07.10
要闻
7月7日,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潍坊)保护成果展示月活动,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成果展示月活动将于7月23日至8月23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观众见面。本次成果展示活动包括成果展览、潍坊物产展销、展演周活动等。其中,展览分为仁者乐山、智者潍水 、巧者百工、忠者永垂四个版块。展览将通过视频、图片、实物和文字介绍,全方位展示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有地域特...
查看更多
1
550
551
552
553
554
7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