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相传宋朝时,常山有一位徐姓大商人,专门经营家乡的特产索面。这一年,他听说离开家乡多年的本家发小被封为了御医,便带上一大包刚做好的索面,兴冲冲地赶到了京城……”11月19日,第五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杭州市上城区南宋御街圆满落幕。 总决赛现场 自3月份启动报名以来,赛事得到了全省各地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及学校、语言培训中心的积极参与。据不完全统计,各地选拔报名人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藏戏博物馆馆藏实物(供图:自治区藏剧团) 藏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成为中华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普遍关注。2014年,在自治区文化厅党组的悉心指导下,自治区藏剧团设立藏戏研究保护室,研究保护工作紧扣新时代藏戏事业“传承保护、发展创新、挖掘研讨、传播引领”的目标。近年来,自治区藏剧团在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学术成果、艺术创作研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传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推出湖南计划、亮出湖南特色、发出湖南声音、形成湖南品牌,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新时代湖南非遗画卷,成为涵养湖南精神的重要源泉和滋养湖湘文化的深厚根基。 一、构建工作体系,开辟非遗保护“新天地”。一是健全保护法规制度。相继颁布《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出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厅字〔2021〕31号),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决定开展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 一、申报条件 (一)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具有鲜明地域或民族特色...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传统博物馆展陈内容发生扩展和展陈理念发生转变的当下,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的需要,探讨非遗活态展示的相关概念、属性等问题尤为重要。活态的非遗特征要在非遗展示中呈现出来,既要注意辨析非物质性、无形性、活态性等属性,还要区别对待“原生态”展示、“准生态”展示、传承人“在场”展示以及传承人“离场”展示等非遗活态展示的类型。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活态;展示 引言...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7期:2022年11月7日-20日 1.“中摩非遗巡回展”在摩洛哥举办 2.江苏启动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3.山东启动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 4.甘肃启动国家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东北部的嘉善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为吴、越两国接壤之地,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为让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嘉善用一串串数字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注脚:建成乡村非遗馆10个,拥有非遗旅游景区9个、非遗展示体验点19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6个、非遗工坊8家、非遗骨干企业6家,认定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3条…… 2020年9月以来,嘉善以创建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为抓手,以“打造精致水乡...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陕西非遗之美——主题线上摄影作品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脸书、影格、推特、领英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同步上线。本展览通过精选的39张摄影作品,为公众呈现了陕西省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中心官网主页截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凝聚的精神价值,传承的是匠心文化,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融合了经典与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和延续,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运用而留存到当下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4万年前灵武水洞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考古揭示出1万年前古人类原始农业萌生……寻觅宁夏历史,随处可见斑斓、凝重的文化印痕,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富而灿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近10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级相关法规及程序,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固原市(六盘山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盐池滩羊文化生态保护区”“黄河文化(银川)生态保护区”“黄河流域中卫段文化生态保护区”及“平罗文化生态保护区”首批5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设立。 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通过项目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凸显区域文化特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综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