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保护非遗 关注一线
传承
人
2012.05.23
专题报道
保护非遗 关注一线
传承
人许卓恒 郑春苗 老一辈的非遗大师走一个少一个,年轻一代的能接班的却不多! “杭州的顶尖非遗技艺很多,像王文英的机绣,称得上世界第一,但也面临着
传承
人的问题。”杭州市“非遗”专家杨光宇说。今年5月7日,就如何“保护非遗,
传承
非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三位“非遗”专家。杭州机绣 杭州市非遗中心专家库成员杨光宇:
传承
人渐少关键还是待遇问题 保护非遗传统工艺,最关键的还是要保护真正在第一线的
传承
人。“杭州的非遗项目是全国数...
查看更多
我国非遗产业发展亟待突破三大困局
2012.05.23
专题报道
我国非遗产业发展亟待突破三大困局 姜辰蓉 张晨俊 今年4月9日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上,来自全国12个省区的30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齐聚一堂,众多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悉数亮相展示。与会者认为,经过多年的发掘保护,我国一些非遗项目已经走上了产业化
传承
和发展之路,但与此同时,非遗产业却受到缺乏盈利模式、冷热不均、融资困难等三大因素制约。专家表示,非遗产业健康发展亟待突破这三大困局,探...
查看更多
北京皮影传习所天桥落成
2012.05.21
其他新闻
北京皮影传习所天桥落成
传承
五百多年皮影艺术侯老师(左)为观众讲解北京皮影制作工艺 2012年5月17日,天桥演艺区内的天桥杂技剧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家不是奔着杂技来的,而是奔着剧场后身的北京皮影传习所而来。 北京皮影剧团皮影传习所崭新秀气的小舞台和数十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影人,让这里充满神秘感。今后,这里将成为市民观看展览、讲座、表演,体验和学习皮影戏的专门场所。 皮影戏在北京地区已有500余年历史。前几年,北京皮影剧团一度陷入了困境。去年起...
查看更多
老字号内联升谱写新历史
2012.05.15
专题报道
老字号内联升谱写新历史“在内联升的鞋里,你能体会到中国人的精气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何凯英手持“中国礼物”——90余道纯手工工序制作的“千层底” 布鞋,说得很自豪。 走进北京市西城区,走进马连道西里小区内联升布鞋厂,音符般的叮叮当当声中,何凯英正在指导徒弟任晨阳勾勒鞋样儿,另一个徒弟蔡文科正在埋头绱鞋。此时,小徒弟赵国胜正在河北省顺平县的加工厂巡视产品质量。 一位56岁技艺精湛的师父,三位青春帅气的徒弟,是内联升“师徒相继,技艺长存”的新历史...
查看更多
扎染的蓝白之美之忧
2012.05.14
专题报道
蓝白扎染的生存之忧李孟苏 非遗扎染
传承
人张士伸给大家展示老纹样 板蓝根扎染的花布没有了 周城村距离大理古城25公里,面向洱海,背倚苍山云弄峰,是中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也是大理重点推广的民俗旅游村。村子北端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蝴蝶泉——游客们坐大巴到蝴蝶泉,观光约1小时后走出景点大门,先到马路边的餐馆吃大理特产的冰川鱼,再蹩进旅游纪念品商店——它们多数叫“金花商店”,买几件扎染布做的纪念品,10块钱一个挎包,30块钱一套裙装,50块钱已经能买到双人...
查看更多
这里的麦秆也闪耀着艺术的光辉
2012.05.11
专题报道
这里的麦秆也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姚艳霞 戴玮成浦江麦秆贴“非遗”
传承
人蒋云花在向小记者介绍麦秆贴。浦江剪纸“非遗”
传承
人朱瑞芳现场表演剪纸。 自己动手,感触一下“非遗”艺术。 麦秆能用来做什么?最通俗的答案,就是当柴火、做肥料。然而,经过艺人的手,它却能成为一件让人爱不释手的“宝物”。尤其让人赞叹的是,一张普通的纸,在艺人手里,只要有一把剪刀,就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5月4日那天,“没想到”成了孩子们嘴里说得最多的词汇。 当天,15名金华晚报小记...
查看更多
宁化木活字印刷等待抢救
2012.05.09
专题报道
昔在深闺 今又濒危宁化木活字印刷等待抢救 刻字艺匠在工作元代大德年间,著名农学家王桢发明了用木活字印术。木活字印刷较之泥活字和铜、锡、铅等金属活字,在制作上是较为简便、容易的一种活字印刷。木活字印刷的主要方法是在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之后,锯成单字,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后涂墨铺纸刷印。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福建偏远的西北山区宁化县至今仍遗存着这一古老印刷术——木活字印刷。 “印刷分...
查看更多
牛皮船承载着俊巴村的历史和未来
2012.05.07
专题报道
牛皮船承载着俊巴村的历史和未来 俊巴村(即曲水县茶巴朗村俊巴2组,以下简称“俊巴村”或“俊巴渔村”)是拉萨地区唯一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村落。“俊巴”,藏语意为“捕手”或“捕鱼者”。在地理位置上,俊巴村位于拉萨河最下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历史上,俊巴村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打鱼曾经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以打鱼为生的俊巴村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渔文化,本期我们将从牛皮船的制作方法、牛皮船舞、打鱼人的生活、俊巴村的传说和现状等方面为你全面解读俊巴...
查看更多
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中国工艺美术的展示和检阅
2012.05.07
专题报道
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中国工艺美术的展示和检阅 国宝级翡翠玉雕花薰《含香聚瑞》令人赞叹不已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以及在展览期间举行的学术论坛,无疑是对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创作风貌和学术研究进行的一次最为全面的梳理和检阅,同时,也是一次向社会生动展现中国工艺美术的精湛技艺、
传承
成果和创新成就的盛举,一千余件各类工艺美术精品和中国工艺美术馆...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法律体系
2012.05.03
其他新闻
“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法律体系 2012年5月1日,中国西南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贵州省开始实施一个旨在更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法律体系。 1日实施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这是中国地方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创性举措。”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查看更多
1
720
721
722
723
724
8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