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903)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7)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8)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不想做孤独的非遗
传承
人
2013.05.14
专题报道
不想做孤独的非遗
传承
人 有400多年历史的连城连史纸,秉承竹丝天然漂白工艺,产出的手工连史纸薄如蝉翼,久藏不变色,被称为“千年寿纸”,享有“纸中丝绸”美称。历史上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等多用连史纸制作。 今年4月中旬,姑苏晚报“美丽中国行”南线采访组来到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采访“美玉堂”第十一代造纸传人邓金坤。然而,曾经盛极一时的连城宣纸产地,已经鲜有人愿意学习造纸技艺,也鲜有人愿意担起
传承
的重责,连史纸似乎已逐步走入没落的境地...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陷入尴尬 老艺人惶恐:百年之后何来传人?
2013.05.07
专题报道
非遗
传承
陷入尴尬老艺人惶恐:百年之后何来传人? 严柳晴 最近,罗店彩灯
传承
人朱玲宝将多年的制作经验集结成册,编撰了一本读物,名叫《罗店彩灯》,装帧简单,也没有正规出版,只在罗店镇的中小学校小规模发放。老先生道出初衷:如果百年之后无传人,这本读物就是罗店彩灯留存于世的最后纪念。 非物质文化的
传承
人如今都活跃于世:黄杨木雕的
传承
人陈华明最近在长桥街道开班授课,江南丝竹的
传承
人阮弘在校园中组建乐团。这些民间艺人的心地坦诚:如果有年轻人愿承此业,愿无保留教...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朵云轩(集团)“共同建设中国非物质...
2013.04.22
其他新闻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朵云轩(集团)“共同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展示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我院举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朵云轩(集团)“共同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展示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于2013年4月16日在我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牛根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副主任罗微,中国艺术研...
查看更多
非遗10年迷途几多?
2013.04.22
专题报道
非遗10年迷途几多?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首次较为详细地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的范围为“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
查看更多
以市场化运作促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
传承
2013.04.15
其他新闻
以市场化运作促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
传承
戴月轩制笔坊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精品展厅 以技艺为核心的传统美术类或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在历史上便自然地与市场相互依存,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许多非遗项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淹没于商海。如何在现代条件下,使它们再次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发展提供驱动力?近日,北京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项目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参加了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首期“非遗市场化运作”高级研修班,学习如何将手中技艺推向市场,在...
查看更多
海南戏如何“变脸”破困局?
2013.04.15
专题报道
海南戏如何“变脸”破困局? 琼剧开演前,张昌义表演变脸,但台前的观众并不是特别多。 这场琼剧演的是《高阳公主》。 一个小朋友好奇地看着琼剧演员们化妆。 4月2日晚,海口市秀英区滨涯村,为庆祝海瑞499周年诞辰,海南省琼剧院应邀来演出琼剧《高阳公主》。 台下的观众陆陆...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承
2013.04.11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承 2013年4月6日,文化部、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西安开幕。类似这样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各地举办。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
传承
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目前,非遗
传承
还面临着哪些困难?怎样培养技艺
传承
人?非遗
传承
有哪些途径?怎样更好地将宝贵的财富世代相承?这些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查看更多
昆曲
传承
之思
2013.04.07
专题报道
昆曲
传承
之思郑飞 王广禄 “青春版”和“厅堂版”昆曲虽然与传统昆曲相比形式上“走了样”,但它们恢复了昆曲艺术的自我造血功能。传统与现代的张力,既是昆曲保护面临的难题,也是昆曲得以
传承
的切入点。 2004年4月,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了在全球各地的巡演,无论在国内各地,还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旧金山、洛杉矶,无不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场场爆满。 在北京,自2007年以来,“厅堂版”《牡丹亭》每年演出100场以上,5年来已演出了600多场,总票...
查看更多
云南边陲傣镇非遗技艺手工造纸欲“登台唱大戏”
2013.04.07
专题报道
云南边陲傣镇非遗技艺手工造纸欲“登台唱大戏” 陈夏芸 在遥远的云南边陲,坐落着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小村寨----云南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芒团村,全村主要经济来源为香蕉、橡胶、粮食和造纸,而造纸又是村民继承和保留的最为珍贵的一门传统技艺。 今年74岁的玉勐嘎老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在老人的家中,子女把老人曾经获得的证书、奖状、奖牌等荣誉放在一个玻璃柜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老人从小就喜欢这活计,平时在家做,一做就是...
查看更多
让非遗在守望
传承
中绽放
2013.04.07
专题报道
让非遗在守望
传承
中绽放 守望
传承
,薪火相传。获得“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薪传奖”的6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以对传统手艺和技艺
传承
发展事业的热爱与付出,浇灌出中华文明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的非遗奇葩。本版特遴选推出一组文章,讲述获得“薪传奖”的文化守望建设者们的感人故事,以进一步引起社会对非遗
传承
和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王治升:传递羌族文化密码 释比因通晓羌族宗教典籍、法事技艺、天文知识、医药知识等而成为族内最有地位的人。在羌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祭山...
查看更多
1
721
722
723
724
725
89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