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41床龙被集中展示海南黎锦技艺巅峰
专题报道
近日,“百卉千华 锦上添花——海南龙被艺术大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这是海南历史上第一次对龙被进行集中展示。从海南省博物馆、南海博物馆、海南省非遗中心等11家单位及民间藏家的藏品中遴选出的41床精美龙被,向观众展示了海南黎锦的技艺巅峰。 龙被是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精品,集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大成,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家的珍品之一,代表了黎族纺织史上的最高成就。史书上记载黎锦的“机杼精工,百卉千华”,多指的是“龙被”艺术...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节气资讯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专题报道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
查看更多
聚焦黄河源——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成功举办
要闻
11月15日,以“黄河源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凝聚共享的原则和路径”为主题的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理县成功举办。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恭王府和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的专家学者和非遗保护机构的代表出席。 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向云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论坛
摘要: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全球化更加深度发展的时代,现代化和现代性进程也与日俱深。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出全民性接受全球化事实并汇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行动,获得了世界性声誉,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非遗保护的独特智慧与经验。在破解非遗主客体身份纠缠的哲学悖论时,中国找到了打开难题的钥匙。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非遗...
查看更多
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中国属性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的人类文化事业,它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一项公共文化事业,也是一项惠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具有促进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大量的投入兴办了众多的创新项目,它们的开展既顺应了历史的趋向,也满足了各方当下的需要,使这项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具有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属性。 关键词:非遗保护;公共文化;中国实践;中国属性...
查看更多
丝上绣世界,木里雕乾坤——非遗技艺焕发生机
专题报道
潮绣和潮州木雕是潮州极具代表性的两种传统技艺,也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13日,金羊网记者跟随中新社、中国日报、新华网等央媒以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快报等省级主要媒体一行探访了潮绣与潮州木雕的展览馆,欣赏精美的潮绣与木雕工艺品,并了解其工艺的发展传承情况。 赋予艺术品生命的传统技艺 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潮绣是粤绣中的重要派系。潮绣始于唐代,风格形成于明清时期,发源并流行于潮汕地区,在全国各绣中...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论坛
摘要:节日文化传承对当代乡村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对两者关系的研究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皖南绩溪县伏岭村春节习俗传承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网络以及村民对乡村公共活动的参与程度、村民对村落共同体的认同程度、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村民之间的互助与合作程度、村民的道德水准、村落文化符号的影响力等多个维度透视,发现对于乡村发展来说,社会资本甚至比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更具有根本性意义,而节日文化传承对于乡村社会资本存量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乡村发展不仅...
查看更多
第四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0年羌年庆祝活动启幕
地方新闻
11月15日,羌族同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羌年。理县桃坪羌寨,各族群众欢聚一堂,气势恢宏的羊皮鼓舞、荡气回肠的羌笛、婀娜多姿的腰带舞、欢乐喜庆的羌族莎朗、粗犷豪迈的藏族锅庄在莎朗广场闪亮登场,第四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0年羌历年庆祝活动盛大启幕。 系列活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理县县委、理县人民政府...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期刊联盟会议及“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学科发展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
要闻
2020年11月14日,文化遗产期刊联盟会议及“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学科发展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活动由《文化遗产》编辑部承办,副主编高舒,《文化遗产》主编宋俊华、副主编王霄冰,以及《遗产》执行主编王晓葵等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朝戈金、《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戏曲与俗文学》主编黄仕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黄龙光、《艺术与民俗》主编肖海明等相关期刊负责人,中山大学高小康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等高校专...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