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专题报道
黄河在山东流经9市,处处皆风景。浩荡的黄河水日夜流淌,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其中的点睛之笔,是以非遗民俗为核心的文化资源。过去几年,山东将推动黄河沿线乡村振兴与当地非遗项目活化有机结合。一方面,对黄河岸边非遗进行系统挖掘保护,打造品牌;另一方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传统技艺创新传承,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地处黄河下游的齐鲁大地,全力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领域走在前头。 务实保护,让举措有的放矢...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之所以形塑武术性传统,源于宋代以后武技型狮舞的南传与民间化。清代禁教抑武时期,广东习武群体以寓武于狮的方式延续尚武传统。清末民初以后,醒狮背负唤醒国家国民之使命,因能展示尚武精神而获得承认。以广东佛山为中心,依托文献梳理、田野访谈进一步分层考察可见:清代至民国时期,城镇、乡村的醒狮传承具有不同形貌。前者依托行会、武馆狮会以及寻求互助的手工行业劳动者而持续传承;而后者不管是依凭武馆拳社还是仰仗“迷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深度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评选工作。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确定“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进校园的探索与...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深度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评选工作。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确定“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进校园的探索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梁平安和他的体育题材葫芦作品 近日,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在西安闭幕。本届残特奥会于10月22日至29日在陕西西安、宝鸡等地举行。而在一个多月前,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四运会”)同样在以省会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多地举办。此次残特奥会与十四运会同城同年举办在国内尚属首次。值得关注的是,以非遗展现西安文化魅力,借体育盛会更好地弘扬、传播陕西优秀传统文化,从传承人到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条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连贯了万千市镇。在这条宝带上,浙江杭州临平区的古镇塘栖,扼水路要道,承千年文明,如璀璨明珠镶嵌在大运河最南端。徜徉塘栖镇独特的水上街市,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灿烂的非遗文化在时光里获得新的生命力,愈发欣欣向荣。 在塘栖镇,种桑养蚕的历史非常悠久。源自塘栖的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是丝绵中的上品,其在唐代时已远近闻名。2008年,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8日,“守望精神家园——第七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幕。 图为“守望精神家园——第七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系列开幕现场(供图:受访者)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台湾人间文教基金会、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共同主办。 中华文化联谊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会长张旭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新冠肺炎...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1年11月5日,四川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主持召开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第30次厅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消费数据监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等工作。 会议传达学习了11月3日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11月3日、4日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通报了厅直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暗访督导情况。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近5年,山东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实用好全省宝贵非遗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堂春光烂漫,齐鲁大地的非遗项目,如繁花盛开在孩子周围,带来文化自信的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每年举办的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已经成为浙江乃至全国非遗集中展示的平台,让人们在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创造发明的伟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民族发展的力量。 今年,第13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博览会从9月16日开幕至11月5日闭幕,通过线上平台展示推广,历时一个多月的博览会都有哪些值得回味的精彩瞬间?取得了哪些斐然的成效,让我们一起看看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