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
论坛
  【摘要】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端午节俗传统由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与家庭人伦五大要素组成,它们适应了传统社会民众共同的时间生活需要,五大要素的相互关联与互补也保证了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技术与文化的进入,端午节俗传统要素逐渐失落,端午节社会地位显著下降。在强调文化多样性,推动传统节日复兴的今天,端午节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从传承与建构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端午节...
查看更多
端午节的八种文化传统
10周年媒体报道
  端午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说,端午节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保护和传承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文化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保护端午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来说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举全国之力来保护端午节呢?     包粽子—饮食文化     端午是传承中国南方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端午节起源于南方,其食俗以粽子为代表,这一点与以传承北方食俗为主要内容的立春、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
查看更多
端午节的八种文化传统
专题报道
  端午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说,端午节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保护和传承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文化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保护端午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来说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举全国之力来保护端午节呢?     包粽子—饮食文化     端午是传承中国南方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端午节起源于南方,其食俗以粽子为代表,这一点与以传承北方食俗为主要内容的立春、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各...
查看更多
泰王国
2016.06.10
泰王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一个端午节 习俗代代新
专题报道
北方游牧民族端午举办射柳比赛   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中自然有诸多的故事点缀其中;年代久远了自然也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增加不同时代的新元素。   每一个民俗的节日都是源远流长,端午节产生距今已是两千多年,是我国南北习俗融合最为丰富的一个传统节日。悬艾草、系长命索,辟邪禳毒,北方把五月当做恶月,五月初五当做恶日;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大夫,又是沅湘两岸的习俗。   端午节在两千余年来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注入,同时也不断有一些习俗被淡忘,甚至消失不见...
查看更多
全国各地端午节的习俗
专题报道
  江南地区   端午节赛龙舟,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查看更多
追寻失落已久的乡音雅曲——宁波国家级“非遗”四明南词的传承之路
专题报道
  2016年5月14日上午,三位年轻人走进宁波市海曙区文化馆一间音乐教室,来参加四明南词培训班学员招考面试。面试的老师是四明南词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祥源和陈雪芸。虽然报名人数太少有点遗憾,不过他们为现在社会上开始有年轻人喜欢四明南词感到欣慰。   目前,陈祥源与妻子陈雪芸,精心培育着一批以学生为主的年轻传承人,期望四明南词这朵曲艺奇葩重新绽放,散发清幽之香……   四明南词 几度兴衰   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四明南词,又称“宁波文书”,是一种集说、噱、弹...
查看更多
全球化进程中非遗安全问题的思考
论坛
  一、非遗发展的最大的背景是全球化进程的深化   在全球化的话题中,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非遗传承发展这一话题的关注与重视,一方面是基于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非遗价值及其重要性的再认识、再发现。也就是说,非遗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与物质财富,是最为重要、最为独特、最为丰厚的民族财富。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对非遗的传承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人们生存的空间概念边...
查看更多
守住承载乡愁的农村传统景观
论坛
  农村传统景观文化是经历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乡村风貌,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配合浙江淳安县景区化建设调查,近期,笔者走访了该地区,感到农村传统景观保护已时不我待。   农村传统景观一般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它包括山水、古树、古屋、古桥以及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甚至牧童短笛、晨暮炊烟等特定的农村符号和画面也包含其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浙一带的农村,还可以看见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和砌成的围墙、戴斗笠的农夫背着犁耙的身影,还能听见老水车吱吱呀呀的转...
查看更多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去世
其他新闻
武生泰斗王金璐 《八蜡庙》中扮演褚彪   记者从中国戏曲学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金璐,于6月1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6周岁。   王金璐1919年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武生。曾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1947年参与组织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友剧团。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演员...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