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博兴县 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 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金坛市 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 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
查看更多
董永传说
2018.12.14
董永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丹阳市 董永传说渊源久远,是当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传说故事之一,在江苏省丹阳市也得到广泛传承。相传董永是丹阳延陵人氏,家境贫寒,侍亲至孝,因老父亡故无棺木下葬而卖身为奴。他的孝行感动了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于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妇。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共同偿还了债务。不料,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后,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捉回天庭,从此,这对天上人间的爱侣被生生拆散。后来,七仙女在天上产子送达人间,董永抚养长大...
查看更多
西施传说
2018.12.14
西施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诸暨市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东施效颦”)、地名传说(如“白鱼潭”)、物产传说(如“香榧眼”)、风俗传说(如“三江...
查看更多
济公传说
2018.12.14
济公传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天台县 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以天台为中心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天台的济公传说内容涉及降龙罗汉投胎的济公出...
查看更多
满族说部
2018.12.14
满族说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 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先民自古就在这片广袤、美丽而神奇的沃土上繁衍生息。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乌勒本”(ulabun),汉译为传或传记。其形式与内涵迥异于听讲普通民间故事,多由族中长者漱口焚香宣讲,常配以铃鼓扎板,夹叙夹唱,意在说“根子”、敬祖先和颂英烈,听者谦恭有序,分外虔敬。满族说部植根于满族及其先民讲古的习俗之中,考其源,盖出于满族氏族对先代英雄...
查看更多
河西宝卷
2018.12.14
河西宝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河西宝卷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这是我国至今仍有讲唱活动的少数地区之一。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凉州宝卷则在继承的同时将之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使其成为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河西宝卷成熟、盛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文革”期间渐趋沉寂,开始走向式微。 河西宝卷有...
查看更多
河西宝卷
2018.12.14
河西宝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 河西宝卷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这是我国至今仍有讲唱活动的少数地区之一。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变文、俗讲和说经主要吸收和沿袭了敦煌佛经的结构,而凉州宝卷则在继承的同时将之进一步民族化、地方化和民间化,使其成为中国民间讲唱文学的一种形式。河西宝卷成熟、盛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文革”期间渐趋沉寂,开始走向式微。 河西宝卷有...
查看更多
宝卷(靖江宝卷)
2018.12.14
宝卷(靖江宝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靖江市 宝卷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经演化而成的一种俗讲文本,明清以来包容进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和社会风俗内容,成为亦圣亦俗、亦庄亦谐、叙事为主、韵散结合的民间文学文体。 宝卷的讲唱曾流布于从甘陕到江浙的广阔地域,尤以长江下游的吴方言区最为盛行,习称“讲经”或“宣卷”,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靖江宝卷旧有文本约一百余种,存世的各类印本、抄本六十多种。全市现有宝卷讲唱艺人一百二十多位,每年做会讲唱宝卷达三千场...
查看更多
宝卷(河西宝卷)
2018.12.14
宝卷(河西宝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张掖市 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由唐代敦煌变文、俗讲及宋代说经演变而来,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农村中广为流传。 河西宝卷受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内容包含儒、释、道三教教义,还有大量非宗教的民间神话、传说、戏曲和历史人物故事,多表现惩恶扬善、忠孝仁爱等传统道德教化内容。现已搜集到的河西宝卷达七百种以上,去其重复,得宝卷一百一十篇以上。其中的大多数是从中原传来的,在河西流传过程...
查看更多
1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