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荆州市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自古就是优质木材、生漆和黄金的产地,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千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州地区世代传承,榫卯髹漆彩绘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近40年来,荆州地区楚墓中陆续出土的漆器已超过5000件,出土文物中两千多年前的“捧盒”、“茶盘”、“茶食盒”等,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地人所用的生活物件完全一样。楚...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漆器髹饰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阳江市 阳江漆器是“阳江三宝”之一。阳江漆器制作工艺的产生不晚于明末清初,属于家庭手工作坊制作模式。因地处沿海的缘故,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它同内地传统的技法、图案都有一些差异,在漆料的配制、图案的绘画方面有明显区别。 清嘉庆、道光年间,阳江漆器在全国已颇具影响,至清末,产品不仅数量大,而且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同时因使用阳江研制的“腰果漆”制作而别具一格。漆器产品多销往东南亚一带,甚至欧美地区。阳江漆器中以传统的...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漆器髹饰技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以天然大漆、螺钿(软、硬)、金、银、木、纸等为原料,包括十余道制作工序的传统漆器髹饰技艺,主要流布于山西省稷山县及其周边乡镇。 稷山螺钿漆器的种类有天然大漆制胎镶嵌螺钿仿瓷器型产品(软、硬螺钿),木胎、纸胎大漆镶嵌螺钿产品,大漆镶嵌螺钿、金属书法混合型产品等。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天然大漆、螺钿(分硬螺钿和软螺钿两种,取材于内陆湖泊的珍珠蚌壳、贝壳)、金银、木、纸等。主要工艺为胎型设计、制作胎体、灰制胎体、打磨胎体、设计...
查看更多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喜德县 彝族漆器之乡喜德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漆器制作在这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制造远古简陋的木质生活用具,到以黑漆髹饰生活用品,再到使用生漆、银朱和石黄等天然原料制作精美的彩绘漆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在漫长的演进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喜德县依洛乡依洛村是远近闻名的彝族漆器发源、传承之地。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是彝族漆器世家,漆器髹饰技艺在这个家族中已传承了整整19代。彝族漆器选用优质杜鹃...
查看更多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大方县 彝族漆器之乡喜德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漆器制作在这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制造远古简陋的木质生活用具,到以黑漆髹饰生活用品,再到使用生漆、银朱和石黄等天然原料制作精美的彩绘漆器,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在漫长的演进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喜德县依洛乡依洛村是远近闻名的彝族漆器发源、传承之地。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是彝族漆器世家,漆器髹饰技艺在这个家族中已传承了整整19代。彝族漆器选用优质杜鹃...
查看更多
纸笺加工技艺
2018.12.14
纸笺加工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巢湖市 精制纸笺加工技艺是传统造纸工艺技术的延伸与发展,它主要是对纸张进行再加工,以使纸的质地更优异,外观更精美,文化内涵更丰富。 我国纸笺加工技艺源远流长,早在东汉即已出现了砑光、防蛀和染色技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施胶、施粉及唐代的蜡笺、粉蜡笺、泥金笺、冷金笺等纸笺加工技艺精巧而细致,为宋、元、明、清各代纸笺加工技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南唐的澄心堂纸及明代的宣德纸制造工艺名动一时,对后世纸笺加工技艺的...
查看更多
宣笔制作技艺
2018.12.14
宣笔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宣城市 宣笔是毛笔的一种,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性能在当代中国毛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宣笔的原产地宣州地处皖南山区,当地出产的野兔毛是制作宣笔的主要原料。唐代宣州以野兔紫毫制作毛笔,天宝二年(743)被列为贡品,宣州由此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名闻四海。宋代,宣笔制作技艺日臻完善,名工辈出,声誉日隆,制笔名家诸葛氏创制的无心散卓笔质量上乘,为世所重。宋末元初,战乱频仍,宣笔生产日渐式微,部分宣笔技...
查看更多
楮皮纸制作技艺
2018.12.14
楮皮纸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楮皮纸制作技艺是传统手工纸生产的重要技艺之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原始的民间手工艺。 北张村坐落在秦岭脚下,由于人多地少,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依靠山区的楮树(俗名“枸树”)资源,以造楮皮纸维持生计。北张村是造纸术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西汉霸桥纸就是在这里出土的。改革开放以前,这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 北张村传统的楮皮纸生产有很高的工艺价值,整个生产流程不仅不使用任...
查看更多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2018.12.14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江门市 广东省江门市的白沙茅龙笔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白沙茅龙笔的创始人是明代理学家、诗人、书法家陈献章,号白沙先生,笔即由此而得名。白沙茅龙笔系以新会圭峰的茅草为主要材料,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这种笔的制作成功开创了以植物纤维制笔的新途径,成为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 白沙茅龙笔古朴雅致,笔锋极富弹性:笔触苍涩,牵丝、飞白效果极佳,宜作行草,亦可用以勾勒山水。由于茅龙笔的笔锋富有弹性,笔画顿挫...
查看更多
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易县 易水砚是河北省易县的著名手工艺品,因流经产地的易水而得名。易水砚的制作始于战国,盛于唐宋,至明代渐趋成熟。当时的鉴赏家对易水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质之坚润,琢之圆滑,色之光彩,声之清冷,体之厚重,藏之完整,为砚中之首”。千百年来,易水砚一直以其天然的优等材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为世所重。 易水砚所用石料为太行山区西峪山的水成岩,有的呈柔和的紫灰色,有的点缀着天然的碧绿或淡黄色斑纹,还有的是呈叶状叠积...
查看更多
1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