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韩共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5.08
中韩共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中韩共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于它与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渊源,导致中韩两国学术界和民间舆论一度在这一问题上出现激烈争议。 本月7日至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韩国韩中文化艺术FORUM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出席该论坛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在发言中就当年的江陵端午祭申报事件给予正面回应,其文客观平正,显示了一...
查看更多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为何长盛不衰
2009.05.08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为何长盛不衰
其他新闻
"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为何长盛不衰? (来源:莆田新闻网) 5月4日晚,福建莆田市莆仙戏五星剧团在莆田市区步行街的演出,吸引了上千人观看。台上的演员表演惟妙惟肖,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笑声。 “这出剧目叫《李存孝》,很受欢迎。”剧团负责人卓金彪告诉记者,剧团成立于2004年,5年来,每年演出时间长达300多天,600多场。 像五星剧团这样的莆仙戏剧团在莆田市仅登记注册的就有130多个。据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罗景枝介...
查看更多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
2009.05.11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
论坛
裕固族西部民歌和维吾尔族南疆木卡姆之比较研究杜亚雄 生活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和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是同宗、同根、同源的兄弟民族。根据历史记载,裕固族和维吾尔族都溯源于公元7世纪居住在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由此上溯还可 以追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和秦汉时期游牧在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 公元840年,回鹘因受黠戛斯的侵袭,加之大雪成灾,畜牧业生产受到破坏,分三支从蒙古高原向西、南两个方向迁徙。西迁的回鹘人一支...
查看更多
对加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思考
2009.05.11
对加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思考
论坛
对加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思考 赵丽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中发布的最新定义,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
查看更多
唐卡艺人嘎玛德勒:一笔一画中勾勒人生
2009.05.11
唐卡艺人嘎玛德勒:一笔一画中勾勒人生
人物
唐卡艺人嘎玛德勒:一笔一画中勾勒人生 嘎玛乡山清水秀,离昌都县城七十多公里,是藏东历史最悠久的白教古刹嘎玛寺所在地,也是西藏著名的三大画派之一――嘎玛嘎赤画派的发源地。 嘎玛嘎赤画派第十代杰出传人,著名唐卡老艺人嘎玛德勒就住在嘎玛乡的比如村。 2008年6月中旬的一天,阳光灿烂,我们“改革开放30周年?雪域边线行”采访组,在昌都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措嘎...
查看更多
行将没落的高州木偶戏
2009.05.11
行将没落的高州木偶戏
专题报道
行将没落的高州木偶戏高州冼夫人庙前,单人木偶表演,在老人的双手下,木偶活灵活现。高州冼夫人庙前,中班的木偶剧团的艺人们搭起简易的台子,作为演出之用。放学的孩子在看台上的木偶戏,背景中高耸的楼宇与传统的木偶人相结合,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一九五七年,高州木偶戏获民间艺术汇演优秀奖,已经扬名全国 ◎以前的木偶戏“人神共娱”,现在只为敬神,自然比较寒酸 ◎如今木偶戏逐渐没落,高州的戏班从两千多整编为两百多个 罗煜伦,59岁,花旦;梁明辉,61岁,乐器...
查看更多
丹东满族剪纸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2009.05.11
丹东满族剪纸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专题报道
丹东满族剪纸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满族是我市人数众多、历史影响最为显赫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文化已经渗透到丹东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剪纸作为满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 2008年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丹东满族剪纸这朵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奇葩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树皮到纸张的演变 满族剪纸由来已久,相传早在16世纪,女真人就已经有了剪纸,那时的剪纸材料多为树皮、动物皮、树叶、麻布等,图案也较为粗犷和简单。据有关资料记载,丹东满族剪...
查看更多
义乌道情重在传承发展
2009.05.11
义乌道情重在传承发展
专题报道
义乌道情重在传承发展 吴琅云 金华道情在义乌亦称“义乌道情”,表演形式为一人采用当地方音,怀抱渔鼓,手持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在义乌的流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家辈出,骆樟林、叶英美和叶英盛等都曾享誉一方。骆樟林当年行艺,需要用轿迎请,在当时,有条件有势力的人物用轿子来抬一个道情艺人前去演出,如果艺人没有足以傲视当世的艺术功力和社会影响力,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叶英美和叶英盛的艺术活动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
查看更多
陕西民间美术的精华瑰宝 马勺脸谱
2009.05.11
陕西民间美术的精华瑰宝 马勺脸谱
专题报道
陕西民间美术的精华瑰宝 马勺脸谱余明 用马勺作绘画的“纸”,以社火脸谱为内容的构图。马勺脸谱造型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想象奇特、线条穿插变化、忠奸善恶各有特点,既单纯又细腻,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统一,清新、自由、夸张、异彩纷呈。当我第一眼看到那些画在马勺上的脸谱的时候就被那五彩的画面震惊了,马勺上也能绘画,而且画得这么艳丽夺目,真是难以想象。 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木、椿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
查看更多
立夏节 各地趣味风俗多
2009.05.11
立夏节 各地趣味风俗多
专题报道
立夏节 各地趣味风俗多海 燕 五月槐花飘香 立夏节气的由来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
查看更多
1
195
196
197
198
19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