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釉下五彩瓷鉴赏
专题报道
釉下五彩瓷鉴赏    瓷器中的五彩,一般是指釉上五彩或青花五彩,而釉下五彩是特指清朝末宣统年间创烧的新品种。当时烧制的数量不多,现已属珍贵之物了。  瓷器釉下彩的发展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釉下彩盘口壶,胎上通体用毛笔绘褐黑色纹饰,外罩青黄釉一次烧成。它证明了三国时期已有烧制釉下彩绘的工艺,开创了釉下彩绘之先河,为后世的釉下彩瓷打下基础。到了唐代,在四川的邛崃和湖南的长沙窑中,釉下彩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用彩以多色为主,以含有铜...
查看更多
民间艺术:濒危的狩猎舞蹈“黑走熊”
专题报道
 民间艺术:濒危的狩猎舞蹈“黑走熊”张建玲    近日,阿勒泰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发现一种古老的狩猎舞蹈“善走的黑走熊”及“善走的黑走熊”双人舞。“黑走熊”沙吾尔登在蒙古语中为 “卡拉加拉马加拉”、图瓦语为“阿德贝依”,即:“善走的黑走熊”,属于沙吾尔登的一种舞蹈形式。目前它仅存于阿勒泰地区的乌梁海蒙古族和蒙古族图瓦人中,全疆只有4人会表演这个舞蹈。 孔斯尔老人身着厚厚的羊毛皮大衣,头戴厚重的羊皮帽子舞动起来,生动地再现了一只黑熊觅食、奔跑、撒欢的动...
查看更多
忠信花灯:遗落在民间的宫廷艺术
专题报道
忠信花灯:遗落在民间的宫廷艺术忠信镇上寮村赖伟雄自豪地拿出自家的这盏手工精制的龙凤灯,此灯参加过河源市的展览,现已成为家中珍藏。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上寮村。一个冗长而陌生的地名,静静地退守在人们视线之外,每一个限制词都把它从大都市的焦点往外推了一步。  进村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车上坐了三四个小时,突然像进入了贾樟柯的电影,车窗外是毫无章法的杂货店,店外面染着黄毛的青年蹲着抽烟。整条街飘荡着无处不在的网络歌曲,歌词像真理一样直白。  正在我努力把这...
查看更多
青海“花儿” 墙里开花墙外香
专题报道
 青海“花儿” 墙里开花墙外香花英 蔡文斌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刀刀拿来了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在青海,无论在“花儿”会上,还是在田间地头、建筑工地,总能听见或豪放、或婉约、或深沉、或朴实的“花儿”。然而,文学、音乐价值都很高的青海“花儿”,名气却远不如邻近省区的“花儿”大,人们不禁会问――  墙里开花墙外香  当王伟看到《中国民歌》节目介绍宁夏“花儿”的短片时,他彻底糊涂了。三年前,他第一次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六月六老...
查看更多
粤剧里,有广东旧时光
专题报道
 粤剧里,有广东旧时光省粤剧院一团在茂名化州黄槐垌村演出,演员在后台化妆。  省粤剧院一团在茂名化州黄槐垌村演出结束后,“粉丝”围到台前,摄影留念。    今年正月十三,是我第一次到一个普通的粤西乡村看戏。想象中,该是一个竹条、麻布编织的戏棚,或者上了年头的祠堂、古戏台,村里到处是祈望丁财两旺,福寿双全的对联。  在想象和景物的飞驰中,到了化州杨梅镇黄槐垌村。平整广阔的农田如浅绿的湖水环绕着农舍,一道道田垄像微风吹起的细浪。但田野屋宇之中,矗立的竟然是“文...
查看更多
詠春 咏春 永春 这个名字已经说明一切
专题报道
 詠春 咏春 永春 这个名字已经说明一切鹤山,两位年青人在用咏春拳对打。咏春拳“连消带打,借力打力”,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搏击术。  鹤山古劳木便村,88岁的冯朝振(右)与后辈在黏手对练。冯朝振把古劳偏身咏春拳传播于省、港、澳及美国、澳洲、加拿大乃至世界各地,他是在世各派咏春拳传人中辈份最高者。    电影《叶问》将詠春拳的大众影响力再度推高  海内外已经有近千万人在练习这项拳术  詠春“以弱打强”的实战特色,决定了这项拳术受到年轻人喜欢  青山,绿水,小桥...
查看更多
大学生欲复兴顾绣
专题报道
大学生欲复兴顾绣    顾绣,源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以名画为蓝本,有“绣艺之祖”之称。然而,由于一直未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再加上后继无人,这门刺绣艺术近十年来日渐凋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近日,记者获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赛扶团队的学生为拯救濒临失传的顾绣技艺,致信上海市政府,同时用所学的商业销售及推广知识为顾绣寻找新的出路,欲以学生的力量演绎“复兴顾绣”的传奇。   偶遇顾绣发现商机   “我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顾绣并被其魅力...
查看更多
桃坪羌寨美丽依然
其他新闻
 桃坪羌寨美丽依然   这是桃坪羌寨的一户普通人家,在三代人的努力下,他们家的“尔玛人家”家庭旅馆重新开张了。虽然说男主人外出采购,但他们希望用成员不齐的这张照片欢迎中外游客。  大地震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生活还在继续。在前不久的灾区回访中,我心中最为牵挂的是:那些受灾的群众是否已经搬出帐篷?那些受损的村寨是否已经得到修葺?那些遭到毁灭性打击的羌族文化是否得以保护和传承?  如果说想了解羌族文化,那么最为直接的就是去羌寨走走,因为那里是羌族文化的“活化石...
查看更多
北川羌绣放异彩
其他新闻
 北川羌绣放异彩   北川羌绣饰品受到游客青睐。  同羌笛、羌寨碉楼等一样,羌绣也是羌族的文化符号之一,它扎根于羌族古老和现代的生活中。尽管它曾经搭载旅游快车走出过大山,但是它还是主要存在于羌族男女的服饰上。地震过去近一年重返灾区,所见到的羌寨,都会看到这样一幕:众多的羌族妇女在忙着飞针走线。如今,羌绣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一项支柱产业。  北川震后第一家羌绣公司诞生  时间倒回到一年以前,对于家住四川省绵阳市的罗玲来说,北川在她的眼...
查看更多
重返萝卜寨,见证新生活
其他新闻
 重返萝卜寨,见证新生活    “我是萝卜寨的!”一个小男孩朝我的镜头竖起大拇指说。一年过去了,地震给孩子们带来的惊恐慢慢淡去。  地震后萝卜寨第一次“巨变”,是全寨羌族妇女重新拾起羌绣。  2008年5月21日,余震不断,从汶川县城通往雁门乡萝卜寨的道路已经中断。在成都军区某团班长舒兵的引领下,我和两位同行从317国道徒步进入萝卜寨。作为震后第一批进入萝卜寨的记者,我们见证了当地人的团结坚强。  时隔一年,灾难的记忆在日渐模糊,萝卜寨人在重建家园中付出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