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吹糖人艺人
2009.10.23
吹糖人艺人
人物
 吹糖人艺人 曹保明      开栏的话:  在东北长白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栖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今,在现代化的大潮冲击下,这些文化日渐式微。让我们用镜头和文字记住它们,并且期待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真正的“生产性保护”。  小孩们欢呼雀跃,大人们喜笑颜开。苏传武老大爷吹的糖人很受欢迎。曹保明供图  转眼间,糖狗、糖牛、糖马,甚至糖飞龙、糖凤凰之类的动物便出现了。曹保明供图   在北方街头,一个叫苏传武的老人走街串巷吹着糖人。他一边走一...
查看更多
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
专题报道
 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  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10月20日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开幕,展览分珍精品厅和综合厅两部分,展出的工艺美术精品荟萃、看点众多。北京60多家工艺美术骨干企业和大师工作室,29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62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和15位民间工艺大师共拿出40多个品种的500多件精美作品参加展览。除象牙雕刻《九州同庆》和大型雕漆鼎《鼎盛中华》等展品之外,代表宫廷艺术的“燕京八绝”之玉器、景泰蓝、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宫绣也都有各领域领军...
查看更多
书法传承进入“非遗”时代
专题报道
 书法传承进入“非遗”时代      9月30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书法”名列其中。  “中国书法申遗”项目申报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李胜洪在当天的博客里写道:“尽管我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管也设想过如果……但我还是在心底祈盼世界能够给中国书法一个惊喜。”  “如果说近几十年来,只能有一件大事载入中国书法史,那么我相信这件事应...
查看更多
千年廊桥风雨告急:莫让“廊桥”成遗梦
专题报道
千年廊桥风雨告急:莫让“廊桥”成遗梦  ――如何保护“急需保护”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高建进图为福建屏南千乘桥外观。(资料照片)  千年廊桥风雨告急   10月21日,第三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屏南县落幕。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共同探讨廊桥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和廊桥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这次会议很有必要也很及时,我希望‘屏南会议"能为我国木拱廊桥学术研究和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写下历史性的新篇章。”中国廊桥研究会副会长、南京...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一个印度、波斯/阿拉伯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论坛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 一个印度、波斯/阿拉伯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蔡宗德(台湾)     前  言         在民族音乐学的领域中,有关不同音乐文化体系接触而产生文化融合(syncretism)现象的讨论已经很多(Merriam 1964:313-315;Net...
查看更多
浅谈史诗《格萨尔》的艺术形式
论坛
浅谈史诗《格萨尔》的艺术形式仓央拉姆    《格萨尔》是举世文明的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活形态的史诗。这样一部结构宏大、内容广博的伟大杰作从产生到现在已经近千年了,而且至今还在许多地区广为流传,它是怎样保存、流传到现在的呢?与其它一切民间文学作品一样,它的基本流传方式有两种:一是人民群众、尤其是他们当中的优秀艺人一代又一代口耳相传的;二是靠各种抄本和刻本保存和传承的。即使少有的一些抄本或刻本也只是纯文字的记载,体现不出说唱结合的艺术形式,所以...
查看更多
《艾弗里亚.赛勒比的〈赛亚哈特纳姆〉中的木卡姆和“乌苏尔”》
论坛
《艾弗里亚.赛勒比的〈赛亚哈特纳姆〉中的木卡姆和“乌苏尔”》沃尔夫.迪耶特里奇(德国)    1 起源    数世纪以来,近东的人们都谈论过木卡姆和乌苏尔,这是两个人人皆知的名称。最好的例证莫过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游记作家艾弗里亚• 赛勒比的作品。    艾弗里亚• 赛勒比于1611年出生在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宫廷金匠的儿子。他死于1683年或者1684年。年轻的时候,赛勒比在音乐方面受过良好的教育,既是一位歌唱家,也是一位乐器家(鼓手)。在赛勒比的后半生,他并...
查看更多
《木卡姆概念的失传--以批判的眼光看中亚各国的木卡姆》
论坛
《木卡姆概念的失传--以批判的眼光看中亚各国的木卡姆》让.杜林(法国)   人们会不相信,像我这样一个在中亚生活过不多几年的音乐学家怎么能够对象中亚两河流域(Transoxiane)那种丰富而复杂的音乐文化贡献出什么有价值的见解。如果说这是可能的,那也只能是因为一方面,我利用35年多前获得的对伊朗木卡姆音乐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中亚音乐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乌兹别克 ?C 塔吉克木卡姆尚未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因为对该种木卡姆具备实践知识的音乐学研究人员很少,有兴...
查看更多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3)
专题报道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3)伊斯的利亚音阶的双声部歌唱和演奏Playing the mouth organ©2008 by Ministry of Culture    申报国:克罗地亚    在克罗地亚西部的伊斯的利亚半岛上,克罗地亚、伊斯特罗-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的团体保存了几种不同的伊斯的利亚音阶的双声部歌唱和演奏。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有力的、部分鼻音的歌唱。它包括两个声乐部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即兴演唱,而结尾总是两名歌手的一致齐唱或...
查看更多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4)
专题报道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介(14)莱夫卡拉花边©2008 by Lefkara Municipality /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申报国: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东南部的莱夫卡拉村,其花边制作传统的历史至少可以回溯到14世纪。莱夫卡拉花边受到过本土工艺的影响,也有1489年开始统治该地区的威尼斯宫廷的绣品、以及古希腊和拜占庭式的几何图案的影响,莱夫卡拉花边由手工制作,其图案融合了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