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专题报道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首次以文献展现非遗,让人眼前一亮。6月15日召开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上,相关专家及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这一颇具创...
查看更多
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专题报道
入选“世界记忆”的金陵本《本草纲目》    金陵本《本草纲目》  2011年5月,国家图书馆藏元古林书堂刻本《黄帝内经》和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而成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曾经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该书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
查看更多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病逝
其他新闻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慧芳病逝     2011年6月23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慧芳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6岁。据悉,李慧芳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6月29日上午8时在八宝山竹厅举行。    李慧芳生前好友、前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介绍说,李慧芳文武昆乱不挡,擅长各行当、各流派的表演。她9岁师从李玉龙学老生,13岁登台演出《空城计》《群英会》《一捧雪》等剧。1946年在上海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了《四进士》《徽钦二帝》等剧,因为小嗓很好,按照周信芳的意见改...
查看更多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登陆《世界遗产名录》
其他新闻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登陆《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11年6月24日 17时55分,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23时55分,从法国巴黎传来捷报: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29项世界文化遗产。    从1999年申遗启动,西湖申遗经历了漫长、艰苦的过程。回顾10年申遗路,总结经验教训,或许能对其他正在和准备申遗的项目有所启...
查看更多
直面“后申遗时代” 学者呼吁关注遗产的命运
专题报道
直面“后申遗时代” 学者呼吁关注遗产的命运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消息和议论,最多的议论其实也是最传统的争论:申遗之后,保护和开发究竟如何平衡?  这并非老生常谈,无数的例子都在证明,申遗成功之后,艰巨的任务才真正开始,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认为:“我们不仅要鼓励申报世界遗产,更应该关注遗产在一个区域之中的命运。”  申遗之后才开始  成功申请世界遗产,这远远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才是...
查看更多
“盛世天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木雕艺术展”开幕
其他新闻
“盛世天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木雕艺术展”开幕盛世天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木雕艺术展开幕式展出的木雕精品  2011年6月29日,备受瞩目的“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联合承办,是200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首次全国性专业展。(来源:人民网 记者...
查看更多
古城保护 经济与文化的博弈
论坛
古城保护 经济与文化的博弈大同修缮一新的古城墙苏州古城景观平遥古城  借助“古城申遗”的东风,苏州宣布将分段、逐步重点恢复、修建苏州“古城墙”;投资2亿元、占地1平方公里的骊靬古城复建项目已在甘肃金昌市如火如荼地开建;甘肃敦煌拟投资30亿元复建敦煌古城,以汉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对历史城市格局、建筑文化、宗教艺术、商贸流通、民族交融、生活和娱乐等进行体验式还原和提升;河北滦县计划投资50亿元复建滦州古城,占地2000余亩,再现昔日滦州胜景;河北正定邀请专...
查看更多
晋鲁豫“布老虎”生存状况调查
专题报道
晋鲁豫“布老虎”生存状况调查2010年,75岁的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布老虎制作艺人马秀梅在大集上摆摊卖布老虎。移风店镇是即墨布老虎的“家乡”,现在只剩两位年过70的老人会制作布老虎。山西黎城县黎侯虎  布老虎是我国部分地区民众的儿时玩偶,是当地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如山西的黎侯虎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和许多在市场大潮中遭遇重重困境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布老虎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  日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成田野调查小组前往山东...
查看更多
京剧唐派艺术创始人唐韵笙
人物
京剧唐派艺术创始人唐韵笙  2006年,京剧“唐(韵笙)派”艺术通过国家审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韵笙先生继承全面、文武并重、多才多艺,因而他的“唐派”艺术是京剧界中一个罕见的综合性艺术流派,同时由唐韵笙先生创立的“唐派”艺术也是京剧艺术流派发展过程中,在东北形成的唯一一个能够代表和全面体现关东京剧风格的艺术流派。  唐韵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京剧唐派艺术的创始人。他能编、能导、擅演、擅教,是一位博大精深的艺术家...
查看更多
马三立创立“马派相声”笑留人间
人物
马三立创立“马派相声”笑留人间   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派相声”。他是我国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  马三立(1914-2003),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  马三立出身相声世家,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15岁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