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宣纸工艺的秘密
专题报道
宣纸工艺的秘密  文/黄飞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眼花缭乱的造纸工艺、徐徐展开的画卷、如烟如雾的水墨画……中国人的故事从一张纸开始的。殊不知,那展示的造纸工艺就是宣纸制造的部分流程。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千多年来,宣纸作为一种传统的特种手工艺纸张,自创制时起,就名噪艺林。对于它的生产技艺,制纸者一直秘不示人,外界人士一直觉得神妙莫测。于是,从19世纪后期就有邻国人到宣纸...
查看更多
宣纸工艺的秘密
10周年媒体报道
宣纸工艺的秘密  文/黄飞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眼花缭乱的造纸工艺、徐徐展开的画卷、如烟如雾的水墨画……中国人的故事从一张纸开始的。殊不知,那展示的造纸工艺就是宣纸制造的部分流程。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千多年来,宣纸作为一种传统的特种手工艺纸张,自创制时起,就名噪艺林。对于它的生产技艺,制纸者一直秘不示人...
查看更多
建筑中的徽州文化
专题报道
建筑中的徽州文化  文/刘托  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展示民间艺术宝藏的智库,这是由于民居建筑虽经千百年的传承演替,但历史的文化脉落从未间断;民居文化记录着社会变迁、家族兴衰、风土习俗,包裹着富有特色的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演绎着活态的市井生活或乡村故事,生动鲜活,扑朔迷离,引世人竞相探寻。  公元4世纪初晋未、9世纪唐末、12世纪初宋末的三次朝代更迭中,古徽州成为中原土族逃避战乱的首选之地。累至唐宋,皖南已是人文兴盛,名人辈出的旺地,孕育出独...
查看更多
非遗,在文化的春天里绽放
专题报道
非遗,在文化的春天里绽放 ——广东把非遗保护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第七届文博会的一大亮点。首次设立的非遗馆,占地7500平方米,以“传承、技艺、产品、保护”为主题,重点展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保护成果,吸引了来自17个省区市的208个非遗项目参展。(本版摄影:彭海霞) 广东省倾力3年多时间对全省非遗开展田野调查。图为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广州灰塑...
查看更多
陕西非遗展演亮相伊朗
其他新闻
陕西非遗展演亮相伊朗      由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和陕西省联合举办的“庆祝中伊建交40周年暨中国文化周”活动近日在伊朗德黑兰尼亚瓦兰文化中心举行,参加展演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起伊朗观众的浓厚兴趣。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在开幕式上演出了秦腔、眉户、碗碗腔经典片段及戏曲技巧荟萃等节目,其中《三岔口》、《打焦赞》、《双枪文龙》等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在“文明的对话:中国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陕西特色凤翔泥塑、马勺脸谱、中国剪纸、华县皮影...
查看更多
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论坛
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曾荇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几十万项,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属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具有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对它的保护依赖于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的...
查看更多
被称为"活化石"的昌化江黎族制陶工艺
专题报道
被称为"活化石"的昌化江黎族制陶工艺村民一直还在使用的自制陶器  昌化江横贯海南岛中西部,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古老的海南黎族文明。在昌化江畔,一些黎族村庄的妇女至今仍保留着世代传承被考古界称为制陶史上的“活化石”的古老制陶工艺,真实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智慧与聪敏。黎族妇女为制陶在选土、舂土、筛土、和土黎族女性专属的制陶手艺  在久远的传承中,黎族制陶术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按黎族风俗,制陶是妇女的工种,只传女不传男,为的是使妇女在生活贫困或家遇不测时能靠这门...
查看更多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港开幕
其他新闻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港开幕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2011年10月8日在港开幕。本次展演是为配合将于今天举行的“亚洲文化合作论坛2011”而举办的,而此次论坛的主题恰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演活动是国家文化部和香港民政事务局合作举办,旨在介绍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示内地和香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成果。除展览之外,展演活动还包括下周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的民族歌舞、南音、粤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查看更多
重阳 菊酒醇 茱萸香
专题报道
重阳 菊酒醇 茱萸香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现代社会,人们赋予重阳节新的内涵,那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两千多年来,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它更多讲述的是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九九”寓意深刻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古人为何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又...
查看更多
鲁南:即将消失的石板房
专题报道
鲁南:即将消失的石板房  石板房是以石块或石条砌垒成墙,以石板或石片盖顶而建成的房屋,人们把这些房屋俗称为“石板房”。  石板房是山东鲁南山区先民们的一项创造,当地先辈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漫山遍地的石头和石板修造成一幢幢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板房,用石块垒成院墙,用石条砌成小路台阶,就连家中用的桌登、灶具、盆缸也全部取材于石料。  在鲁南山区的一些古老村庄,至今还能看到石板房的影子,用石料做成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品至今完好,但这些村庄里的石板房,因经济的快速发展...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