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开掘昆曲的文化内涵
专题报道
开掘昆曲的文化内涵     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演出的剧目显示出昆曲工作者在开掘昆曲艺术的文化内涵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新成果。除了近年经常演出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玉簪记》等昆曲优秀保留剧目外,各昆曲院团又挖掘、改编和创作了一些新的有特色的剧目。如浙江永嘉昆剧团改编的《金印记》,写苏秦“六国封相”前后遭际的故事,明代吕天成的《曲品》把《金印记》列为“旧传奇”中的“神品”,但多年来已很少演出。昆曲传统名剧《铁冠图》曾被看成“禁戏”,上海昆...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第一老字号”易俗社迎来百年华诞
其他新闻
中国戏曲“第一老字号”易俗社迎来百年华诞   1912年,当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时,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这家剧社后来会成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唱不尽的戏曲人生,演不完的悲欢离合,转瞬间已是百年,易俗社百年间却经历了太多的雨雪风霜,终于迎来了百年华诞。记者昨日获悉,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自...
查看更多
古韵新生――写在西安易俗社百年华诞之际
专题报道
古韵新生——写在西安易俗社百年华诞之际     巍巍秦岭,滚滚渭河,悠悠驼铃,煌煌古都。     一座山、一条河、一条路、一座城,简单却深刻地概括了陕西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无与伦比的魅力。西安易俗社是西安百年发展史的见证和活化石,是一部光荣而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    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8月13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撑起了中国戏剧界的一片天。    易俗之光:一抹光耀时代的珍藏    易...
查看更多
留下“过去时” 记录“现在时”
专题报道
留下“过去时” 记录“现在时”——以“花儿”保护为例谈建立非遗博物馆(数据库)的必要性        王文韬    民歌跟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和所处的时代是不能分割的,流行于甘、青、宁、新四省区的花儿,就是发自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讴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儿所依存的传统文化空间已不复存在,致使“花儿的文化内囊渐空,内涵缺失”。为使花儿的生命得以延续,大家想了许多办法,笔者以为,为花儿建博物馆(或数据库),对花儿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收集、梳理与研究,将花...
查看更多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进京
其他新闻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进京     由北京民族文化宫、贵州民族文化宫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今起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开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傩文化展览。展览分为“傩的历史”、“傩戏艺术”和“傩面具艺术”三个单元,共展出各式珍贵的文物近500件,包括傩戏表演时使用的傩案、法印、铃铛、牛角枚等道具和古朴精致的傩戏服装,以及来自藏、仡佬...
查看更多
合作普查地中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合作普查地中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7月6日,埃及、黎巴嫩和约旦在保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三个合作国家作为“地中海活态遗产”项目的参与者,经过数月的周密准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该项目由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资助。合作国家将得到175,000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国家计划的实施,这些计划主要基于社团组织层面的普查。    在黎巴嫩,Zajal是一种分布很广的诗歌唱诵形式,研究团队将和Zajal的社团组织一...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彭兆荣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总结、建构和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尤显迫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国际经验  当今,“遗产事业”已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社会现象之一。纵观全球“遗产事业”的现状,世界主要的遗产大国已在遗产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到前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根据是这些国家已建立了成熟的、特色鲜明的遗产体系。遗产体系在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全球介绍和推广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是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专题报道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杨晓政  虾爆鳝面 蓝印花布     河坊街上的蓝印花布、奎元馆里的虾爆鳝……     这些老杭州的最爱,近日入选省非遗解读入选密码    迢迢年华谁老去。那些历史中的注脚,旧时生活的精彩,总要以某种形式流传下去。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项目共202项。其中,老杭州们耳熟能详的好玩意不少:试问,幼时有几个杭州的80后没有穿过蓝印花布扯的衣裳?没拉着爸妈吃一碗汤香扑鼻的虾爆鳝面...
查看更多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其他新闻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中国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论坛”19日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五大名窑大师就中国艺术陶瓷的创作现状、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研讨。    陶瓷制作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宋代被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技艺炉火纯青。    此次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展出当代精品近50件,包括汝窑朱文立、孟玉松,官窑郦越宁,哥窑徐朝兴、徐定昌、陈爱明,钧窑孔...
查看更多
携手青年一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携手青年一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轻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上非常重视青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年轻人的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未来几个月中将举行三次分区青年论坛,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焦点对话与活动帮助青年一代增强保护意识、巩固知识、提高保护能力。    第一次青年论坛定于2012年9月23日至26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