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搜索
采茶戏保护传承需跨区域协作
专题报道
  原标题:好一朵美丽的“山茶花”——采茶戏保护传承需跨区域协作    采茶戏已传承300多年,被誉为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山茶花”,主要分闽西闽北采茶戏、赣南客家采茶戏、粤北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等。2006年,采茶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绽放的山茶花——全国采茶戏艺术展演”近日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举行,广东、江西两省六地剧团带来了精彩演出。其中,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演出的《牛背坡奇事》,是粤北采茶戏剧团...
查看更多
上合组织非遗夏令营:10国24位非遗传承人京城斗技
其他新闻
8月12日下午,“魅力非遗——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夏令营·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体验”活动在北京开营。本次活动由文化部外联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北京市文化局、贵州省文化厅主办,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城区文委、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文化国际行社承办,来自10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的24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在北京和贵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庞微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西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郁治、上海合作...
查看更多
看皮影 学面塑 听古琴 百余名台湾青年学生体验辽宁非遗魅力
其他新闻
8月11日,以“传承民族文化 筑梦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台湾青年学生沈阳夏令营非遗展演专场在辽宁省图书馆举办,100余名台湾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精彩纷呈的舞台展演和技艺展示,令来自宝岛台湾的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沈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羽轻,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王筱雯,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宋晓冬、副院长王吉祥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是201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之一,由辽宁省文...
查看更多
中宣部等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
其他新闻
原标题:中宣部等四部门合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大中小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日前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2017年,在试点基础上,有条件的省区市大中小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
查看更多
第六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 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举办
其他新闻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第六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暨第五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于8月10日至20日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来自全国13所艺术院校和新疆、宁夏等地区基层京剧院团共计120多名学员,将向叶少兰、叶蓬、杨乃彭等10多位不同行当的表演艺术家学习《杀四门》《蜈蚣岭》《杜鹃山》等京剧经典剧目。    据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玉珍介绍,有针对性地对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是中国...
查看更多
传承国粹义不容辞 京剧名家赵葆秀叶金援喜收高徒
其他新闻
12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叶金援收徒仪式在北京举行。赵葆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承是京剧界的一个优良传统,“老师、戏校是优秀演员的始发站,这次我的四位弟子里有两位是教师,京剧需要人才、在等待人才,我希望我们共同担负起这个责任”。叶金援也称“我们有责任也有这个义务,为京剧事业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培养接班人”。本次收徒仪式上,赵葆秀、叶金援携弟子们与前来祝贺的嘉宾合影。(摄影:韩凯)赵葆秀,1959年进入北京戏曲学校,师从孙甫亭等。1987年,她获得中...
查看更多
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他新闻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14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涵盖20个项目,为保护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依据。这份代表作名录包括先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10个本地项目,分别为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中秋节——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斫琴技艺)、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这份名录还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诞、中秋节——薄扶林舞火龙、正一道教仪式传统、食盆、港...
查看更多
我要将最美的藏羌织绣展示给全世界——访藏羌织绣大师杨华珍
人物
杨华珍立秋刚过,北京还是暑热难耐。前门大街上,暑期旅行团队来来往往,熙熙攘攘。闹中有静,一家艺术中心格外引人注意。门口还有两位来自西藏的僧人,虔诚安静地拿着针绣着唐卡。“蜀地藏羌,钟灵毓秀——杨华珍作品展”正在这家艺术中心展出。杨华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中国)会员,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会长。这么多耀目的头衔。在采访杨华珍之前,记者脑中曾经...
查看更多
提阳戏第12代传人李大富:寻找传承人成为心头之忧
专题报道
 图为患有眼疾的“射箭提阳戏”第12代传人李大富向记者展示道具。(摄影:高志农)8月10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射箭乡龙江村三组62岁的李大富站在家门前,拿着提阳戏道具药王孙思邈的木制面具,仔细地擦拭着,66岁的刘成元则仔细查看将刚晒过的件件演出服装,叠好,放进道具箱……李大富与刘成元是“提阳戏”的留守老人,他俩每天一有空就拿出道具演练。“本来就只有16个人可以上台的,现在就我们两个人在家,其他的14个人都在外面打工。真怕提阳戏在自己手里失传啊!”李大富惆帐...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竟然是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
专题报道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你知道沿用了2000年的二十四节气其实与西方的公历相对应,而不是农历吗?你知道节气为什么有二十四个吗?你知道二十四节气并不是二十四个节气,而是十二个节与十二个气吗?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右)和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