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乌平
2018.11.15
乌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63年4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师。1981年进入同盛祥饭庄工作,早年师从孙少旭、马树桥二位师傅学艺,在打馍、选料、煮肉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作肉汤时,先将牛羊骨和牛羊肉入锅,再加入包有十多种调料的料包,武火烧开后续煮,最后用文火炖至肉烂汤浓。烙制饦饦馍时,在面粉中加入少量发酵粉,注重火候的把握,这样制作的饦饦馍掰碎后放入肉汤中烹煮,馍筋光滑,十分可口...
查看更多
梁球胜
2018.11.15
梁球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4月生,广东省深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师。自幼随父学习月饼制作技术,1994年拜罗保鉴为师,系统学习月饼制作工艺,熟练掌握广式月饼的选料、规格、品种要求、制作规范和工序流程。在秉承传统月饼制作技艺选料精、风味正、工艺巧、习俗深、传承长的基础上,率先发展了低糖月饼、低脂月饼、水果月饼及海鲜月饼等新的制作工艺,获得“无糖高纤维低能量月饼及其生产方法”专利...
查看更多
赵光晋
2018.11.15
赵光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2年3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经济师。21岁进入太原食品副食行业,先后跟随郭茂生、史志德、王洪生学习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烘焙技艺,并与老技师们共同恢复了传统制作工艺。经过反复实践与思考,练就“水生手”(把手放在浸泡过的麦子里就能判断出小麦是否符合湿度标准)、“无尘箩”(箩面无尘)、“一把攥”(做底、包馅无需称量,只用手指感觉就可准确把握分量)以及看火候...
查看更多
王青艾
2018.11.15
王青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1年4月生,山西省稷山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系百年老字号稷山“赵氏四味坊”第六代传人赵天录之妻,15岁开始学习稷山麻花制作技艺,师从赵瑞鸿(第四代传人)。经过反复实践并与当地老技工交流学习,熟练掌握制作麻花的各环节和关键技术,遵照祖训“不是头箩面不舀,不是头道油不搅”以及十八道传统工序严谨操作,并且一改过去家庭式作坊生产模式,将祖传工艺和现代...
查看更多
甘玉祥
2018.11.15
甘玉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4月生,四川省雅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藏茶世家,为藏茶传统技艺第五代传人。从小受父辈的熏陶,在父亲的影响下,1992年创办雅安友谊茶厂,后更名为雅安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先后任厂长、总经理。传承祖传藏茶加工技术的同时,更进一步进行创新,从茶叶采摘、杀青方法、发酵温度和湿度到产品的外形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提出“藏茶汉饮”的发展思路。积极撰写论文《从茶马古道谈藏...
查看更多
方继凡
2018.11.15
方继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1月生,安徽省黄山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太平猴魁绿茶制作技师。世代祖居太平猴魁创始地猴坑,系太平猴魁第五代传人方南山四世孙。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对太平猴魁的制作、培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造诣。一直以来,坚持祖传技艺手法,坚持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了猴魁的传统品质,产品多次获金芽奖等国家级大奖。2007年“猴坑牌”太平猴魁被定为国礼茶。兴建太平...
查看更多
储昭伟
2018.11.15
储昭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11月生,安徽省六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代表性传承人。六安瓜片绿茶制作技师。出身于茶叶生产经营世家,自幼跟随家中长辈从事六安瓜片生产制作,掌握了六安瓜片传统制作工艺精髓。对鲜叶摊晒时间、炒生锅中时间温度掌握、炒熟锅中抛压做形、拉老火烘制节奏及时间掌控,都有一套自身独到的手工技艺特点。主持了六安瓜片传统生产工艺的恢复研究及推广工作,全面提升了六安瓜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制作的六安瓜片产品多次被用来馈...
查看更多
孙丹威
2018.11.15
孙丹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9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高级评茶师。第十四届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1997年出任北京吴裕泰茶叶公司经理。师从张文煜,承袭吴氏拼配茶秘方,掌握吴裕泰花茶独特制作技艺,熟悉茶坯制作、花源选择、鲜花养护、玉兰打底、窨制拼和、通花散热、起花、烘焙、匀堆装箱等完整工艺。注重原料质量,积极开发新的花茶种类与茶产品,拥有自拼花茶种类数十种。建立吴裕泰国际茶文...
查看更多
波空论
2018.11.15
波空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傣族,1948年1月生,云南省景洪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贝叶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贝叶经制作技师。12岁时入本村曼降佛寺为僧,学习傣文。13岁跟佛爷波拉叫学习贝叶经的制作,14岁掌握贝叶经制作工艺,17岁还俗。从业五十余年间,全面熟练掌握新老傣文及贝叶经制作的选材、修整、蒸煮、晒压、刻写、装订等全部工艺。制作贝叶经技艺精湛、选料精细、工艺精美,不易变形、虫蛀,刻写的经文字迹工整,美观大方,深受当地傣族群众喜爱,在当地有着较高的知名度。2...
查看更多
次仁
2018.11.15
次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6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香制作技师。早年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将藏香制作作为副业来维持家用,到附近制作藏香的老艺人家学习藏香,老艺人毫不保留地将配置技术传授给了他。通过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制作的藏香品质优良,很快也能同老艺人制做的藏香一并销往市场。毫不保留地将技术传给前来拜师学艺的人,先后带了六名弟子,其中包括他的三个儿子。这几个徒弟都能独立制作藏香。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