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大暑
搜索
“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白俄茶友品上地道中国茶文化
专题报道
“为什么以前的茉莉花茶中没有花,现在的有花?哪种更好?”“中国古人为什么要用露水泡茶?”在日前举办的“茶和天下 曲韵共生”2025中国非遗雅集海外行活动中,很多白俄罗斯观众提出不少“刁钻”又专业的问题。 “传统茉莉花茶靠茶叶的吸附性吸收花香,经反复窨制而成,不添加茉莉花;现在加花更多是为了满足视觉美感,口感差异不大。”“古人认为无根之水干净,就会收集雨水、露水、梅花雪水来泡茶。”……茶艺师赵欣欣娓娓道来,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
查看更多
广东:“非遗+科技”促进多行业相融相通
专题报道
近日,“融合·共创”广东非遗正青春主题交流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现了科技赋能非遗的活力图景。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非遗“双创”中的协同创新作用,探索“非遗+科技”的有效路径,为非遗事业注入澎湃力量。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吴华钦表示,科技是推动非遗焕新焕彩的核心力量。广东作为非遗大省与科技高地,正通过政策引导、机构探索与企业创新,构建“非遗+科技”融合生态圈,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广东省非物...
查看更多
非遗四季——夏
专题报道
暑日漫漫,又进入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间段。 高温之下,我们的祖先曾利用智慧和身边的资源,创造了许多防暑“利器”,或是一方竹编的凉席,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抑或是一场消灾祛暑的仪式……这些消暑物件、方法和习俗覆盖人们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强身健体之余也提高了身体舒适度、寄寓了美好的愿望。即将入伏,我们循着非遗的脉络,找寻夏季的一抹清凉。 全村出动,送大暑船喽…… 村民抬着制作好...
查看更多
2025年吉林省非遗市集举办
地方新闻
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共同打造的“清爽吉林·22℃的夏天”2025年吉林省非遗市集近日在长春市举办。此次非遗市集依托吉林省消夏避暑休闲季,融合了吉林省与四川甘孜两地非遗资源,打造集展示、体验、研学于一体的非遗生态场景,让传统技艺在现代露营氛围中焕发新生。 为打造“可触摸、可共创、可传承”的非遗体验场景,此次非遗市集中的吉林非遗展区规划了“舌尖非遗”“指尖非遗”“仁心非遗”三大主题内容。其中,“舌尖非遗”部分汇集了李连贵...
查看更多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地方新闻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BW〔2025〕122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省级有关单位(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阐释巴蜀文化时代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传承更好地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同时也为提前做好第六...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融合发展研修班举办
要闻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推荐、商务部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融合发展研修班”圆满完成研修任务。来自基里巴斯、保加利亚、柬埔寨、萨尔瓦多、埃及、斐济、蒙古、土耳其等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40位非遗与文创领域的部级、司级和处级官员与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修活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负责同志出席开班仪式、结业典礼并陪同研修班学员赴四川广安参观考察。 基里巴斯商务、旅游、工业和合作社部部长里...
查看更多
流行千年的潮范儿——国家图书馆举办2025年“非遗讲座月”广东专场活动
要闻
国图讲坛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第四讲——“流行千年的潮范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广东专场”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活动围绕两大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潮剧和狮舞(松岗七星狮舞)依次展开,带领读者感受广东非遗的蓬勃气象和深厚底蕴。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主视觉 活动分为观影、分享和座谈三个环节。观影环节播放了两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影片——《潮剧——方展...
查看更多
山宗水源,大美青海!《非遗里的中国》青海篇来啦
要闻
青海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六大世居民族在此共生,形成独特的文化拼图,也绘就了多民族智慧交融的非遗画卷。青海共有33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7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青海篇将于7月13日20:00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查看更多
凝视与远望之间 诉说中国非遗故事
专题报道
当观众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照片墙,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记录了1279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风采。与照片墙相对的是名单墙,上面写满了十年来全国参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4470位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名字。近日,“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全面回顾、总结了记录工作开展十年来的历程与成果...
查看更多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看见方向——​当非遗专业成为选项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于2021年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已有21所高等院校设立这一专业,另有多所高校在研究生专业中设立非遗方向。 近期,记者采访多所高校相关负责人,了解非遗专业热度,探寻高校如何更好培育文化传承生力军。 云南艺术学院的扎染工艺实验室(供图:受访者) “这个专业学什么?毕业能做什么?”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咨询台前,一位家长帮孩子咨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情况;云南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