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
2018.11.15
阿不都热合曼·买买提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8年生,新疆英吉沙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买买提明·萨吾尔大师的第三代传人,14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土陶制作技艺,由于天资聪慧,不到半年时间,土陶烧制技艺便超过了许多成年人。为了提高技艺,他不断寻师学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土陶风格。他制作的土陶造型独特,技艺出众,尤其是素陶和琉璃陶的制作最具匠心。素陶经削、刮、粘接、镂刻图案等细加工,达到素而不贫的效果;琉璃陶则根据矿石不同比例配置后形成...
查看更多
羊拜亮
2018.11.15
羊拜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黎族,1935年生,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族制陶以黏土为原料,纯手工拉坯制胎,摄氏六七百度低温烧制,这项技艺一直为女性所传承。羊拜亮1948年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制作黎族陶器,掌握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此后,通过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她的制陶技艺日臻成熟,成了当地有名的制陶艺人。她制作的陶艺作品外形单纯,风格粗犷,胎体较薄,具有原始陶艺风格。羊拜亮从事制陶技艺多年,制造了一大批陶器供当地黎族同胞使...
查看更多
刘泽棉
2018.11.15
刘泽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生,广东佛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湾陶艺大都是家族传承,刘泽棉是其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他自幼师承叔公刘佐朝,并深受刘传等名家的影响。其作品博取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具有雄健传神、古朴厚重的特点。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尤其在衣纹和筋骨的刻画上注重人体结构特征,工意兼得、形神俱佳,具有浓厚的石湾传统陶艺特色。他在继承和发展石湾陶艺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且...
查看更多
卢群山
2018.11.15
卢群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生,安徽界首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卢氏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是祖辈传袭下来的,卢群山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制作彩陶。他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烧制工艺进行了新的尝试和调整。为了追求更加出色的艺术效果,他从1963年开始跟随著名画家韩美林学习绘画。卢群山十分注重塑造作品的线条轮廓,其作品具有协调、均衡和安定的美感。卢群山的许多作品的装饰图样都来源于民间戏曲,在其作品中刻画出一幕幕历史...
查看更多
王京胜
2018.11.15
王京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安徽界首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界首彩陶具有质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王京胜于1960年开始从艺,在老一代制陶艺人的指导下,他刻苦钻研各项工艺,很快掌握了整套生产工艺流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担任彩陶车间主任;80年代后担任技术副厂长,负责全厂技术工作和陶瓷科研及新产品开发,成果显著。手工拉坯技术难度大,是造型的关键,王京胜拉出的坯薄厚均匀,器型优美,线条流畅。他的制陶技术全面精湛,作品做...
查看更多
汪寅仙
2018.11.15
汪寅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3年生,江苏宜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于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工艺,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蒋蓉。期间,她参加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宜兴开办的培训班,艺术水准得到很大提高。汪寅仙从事紫砂事业五十多年来,勤奋研习,不仅对紫砂塑器(花货)艺术有深刻的研究,对简练的几何形体也有自己的追求和认识。她技术全面,兼容各派技艺之长,是一个创新能力很强的紫砂名手,先后设...
查看更多
郑蝴蝶
2018.11.15
郑蝴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9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包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自治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包头剪纸世家王引第第四代传人。从小随母亲王梅花学习剪纸,可不描不画,取纸即剪,剪随心到,运用自如。剪纸题材广泛,底蕴深厚,粗犷与细腻相协调,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浅显中饱含教益,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点。剪纸代表作有《母爱》《三十六眼窗花》等,另有《吉祥剪纸入门》等著述。
查看更多
扎西
2018.11.15
扎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3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乃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钦泽画派)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考入山南地区师范学校美术班,在藏族唐卡钦泽画派画师才旺多吉门下系统学习西藏传统民间美术知识和唐卡钦泽画派绘画技法。1989年毕业后分配到山南地区艺术团,与才旺多吉一起工作并继续向其学习。经过三十多年的学习和不断钻研,系统掌握钦泽画派唐卡绘制技艺。作品《莲花生》等曾参加尼日利亚、尼泊尔等国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代表作有《三尊寿佛》等。为保护...
查看更多
次仁罗布
2018.11.15
次仁罗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4年8月生,西藏自治区曲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钦泽画派)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开始跟随西藏钦泽画派唐卡画师丹巴嘉措先生之子次仁学习钦泽画派唐卡技艺。1985年师从强巴格列画师研习壁画绘制,1988年师从古桑朗杰学习西藏壁画制作,1990年师从西藏著名画师扎西次仁学习西藏唐卡画绘制及修复技艺。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了钦泽画派唐卡独具特色的绘制风格,并利用“线形互补,色彩互助”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绘制技艺。三十多年来...
查看更多
黄才良
2018.11.15
黄才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7月生,浙江省宁海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波泥金彩漆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7岁起从事宁波泥金彩漆工艺制作。20世纪90年代初创办“东方艺术社”,致力于传承发展泥金彩漆和清刀木雕佛像技艺。集设计、绘画、雕刻、髹漆等多种技能于一身,技艺娴熟精湛。《果桶系列》等泥金彩漆作品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清刀木雕《一叶观音》和十八件泥金彩漆作品分别被日本奈良博物馆、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博...
查看更多
1
1721
1722
1723
1724
1725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