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陈丽洁
2018.11.15
陈丽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9月生,辽宁省复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鼓书世家。1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家传书曲,承袭了其父的俏帅之风,表演声甜味浓、帅奇精美、声情并茂、说唱俱佳,段段唱篇均有包袱,韵味十足。代表书目有《薛丁山与樊梨花》《隋唐演义》等。一直致力于家传书目的整理和陈派鼓书艺术的研究,与关永震合作编著出版了《陈青远评鼓书艺术》。
查看更多
赵开生
2018.11.15
赵开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48年师从弹词名家周云瑞学唱《珍珠塔》,1959年加入上海长征评弹团。1960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团,先后参加中篇《红梅赞》《青春之歌》《战地之花》等演出。说表亲切轻松,角色生动到位。1958年用弹词曲调谱唱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获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与张如君、江文兰合作演出中篇弹词《雨过天青》,获中国文...
查看更多
江文兰
2018.11.15
江文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0年1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0年师从王兰荪、亢闻鹃,学说书目《落金扇》《描金凤》,1954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曾演唱长篇《杜十娘》《王魁负桂英》《夺印》等,参加中篇《刘胡兰》《罗汉钱》和短篇《党员登记表》《打铜锣》等的演出。与著名评弹演员苏似荫先生拼档长达三十年,以演唱《玉蜻蜓》为主。退休后从事评弹的教学工作,颇有成效。所唱俞调细腻委婉...
查看更多
刘时燕
2018.11.15
刘时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回族,1942年8月生,四川省绵竹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高中毕业后进入绵竹县川剧队学唱闺门旦。1962年调入四川省曲艺团,师承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学习女腔旦角。在继承德派扬琴华丽妩媚唱腔韵味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川剧旦角女腔唱腔艺术之长,勇于探索,刻苦实践,形成自己委婉细腻、含蓄深沉的唱腔特色,发展、丰富了四川扬琴演唱技法。长期坚守在四川扬琴创演、教学第一线,积极致力于培养四川扬琴传承人,为弘扬四川...
查看更多
田连元
2018.11.15
田连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0月生,辽宁省本溪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说书世家,祖父田锡贵、父亲田庆瑞皆是说书艺人。9岁拜天津老评书艺人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学三弦。14岁开始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说书。1959年进入本溪市曲艺团。1985年率先在辽宁电视台演播长篇评书《杨家将》,成为“电视评书第一人”。1987年起,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相继播出田连元的评书,出现了“田连元评书热”。改变了原有“一桌一扇一醒木”的...
查看更多
刘兰芳
2018.11.15
刘兰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满族,1944年1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曲艺世家,母亲刘茹莲和姨母刘茹静、刘茹卿皆是鼓书艺人。5岁起向母亲和姨母学唱东北大鼓。13岁拜河北籍说书艺人杨丽环为师学唱东北大鼓。15岁进入鞍山市曲艺团,先后向西河大鼓东派创始人赵玉峰,弦师阎春田(盲人),书曲演员杨田荣、杨田徽,东北大鼓演员霍树棠等人学习东北大鼓,后正式拜书曲演员孙惠文为师学习鼓书表演。艺术风格独特,表演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说唱俱佳...
查看更多
单田芳
2018.11.15
单田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1月生,2018年9月去世,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曲艺世家。父亲单永魁是著名西河大鼓琴师,母亲王香桂、伯父单永生、三叔单永槐皆是著名西河大鼓演员。18岁考入东北工学院,因病被迫辍学,后拜沈阳市曲艺团著名评书艺术家李庆海为师学习说评书。1955年进入鞍山市曲艺团,得到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与评书名家杨田荣的指点。1979年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出了他的第一部广播评书《隋唐演义》。1994年在...
查看更多
杨乃珍
2018.11.15
杨乃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1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俞筱云、俞筱霞,台风端庄娴雅,说表清晰甜润。擅唱“俞调”,运腔委婉悠扬,韵味浓厚。在《白蛇传》《玉蜻蜓》中成功塑造了白素贞和金张氏的形象。演艺活动遍及国内外,1963年随中央艺术代表团赴日本演出,多次赴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典等国演出。2008年获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
查看更多
邢晏春
2018.11.15
邢晏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5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出身于苏州评弹世家,1962年随父亲邢瑞庭学艺,并潜心研究苏州评弹唱本的写作。学成后,与胞妹邢晏芝合作演出,奔走于江浙沪各地,不断求新,磨砺技艺,逐渐自成风格。表演以生动形象、语言精当、亦庄亦谐著称,尤精严调、薛调,是一位集演、教、编于一身的专家型演员。获得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代表...
查看更多
王月香
2018.11.15
王月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2年9月生,2011年12月去世,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评弹世家,伯父王斌泉、父亲王如泉均为《双珠凤》弹词艺人。幼年从父学艺,8岁开始随姐姐演唱《双珠凤》,18岁起放单档。后与徐碧英合说《梁祝》,吸收融汇了越剧、沪剧、锡剧和北方大鼓等剧种的唱腔元素,创造了响弹响唱、节奏明快、感情炽烈的“王月香调”(亦称“香香调”)。该调是苏州弹词流派唱腔中叠句运用最多最长、唱腔最快的...
查看更多
1
1743
1744
1745
1746
1747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