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让中国曲艺更好地“走出去”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更是赋予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以神圣的使命。中国曲艺“走出去”的责任,由是更为巨大:既是艺术的推介,也是知识的传播;既是内容的展现,也是价值的宣示;既是心灵的激荡,也是思想的交流。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改革开放新国策赋予文化外交和文化贸易的新策略与新内涵,也是对外文化交流在国家整体发展格局中的新任务及新体现。中国曲艺作为中华艺术的重要门类构成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也必然地要担...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全面启动
要闻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 1月22日、23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周年之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民协第九届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及中国民协2018年工作会议上,向与会主席团成员、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协的负责人宣布,即日起全面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工作。 1月23日,中...
查看更多
腊日与“报信儿的腊八粥”
论坛
提要:农历十二月初八名为腊八节。腊八节是年节的前奏曲。华北歌谣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过了就意味着进入年节阶段。腊八这天人们要吃应节令的腊八粥,腊八粥因此又有“报信儿的腊八粥”之说。报的啥信儿,报年到了的信。为什么选择腊八作为年节的起点,腊八粥怎么又成了腊八的节令食品,细究起来,这里面可是大有文章。容我细细道来:腊日祭祀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腊日在上古时代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神灵信仰浓郁的上古社会,人们认为人类的生存来源于自...
查看更多
“2018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倒计时启动!
地方新闻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文艺政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讲话精神,推动稀有剧种的健康发展,“2018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倒计时启动仪式1月10日上午在河南广播大厦举行。 启动仪式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丁瑜、月阳主持 “2018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需创新性传承发展
专题报道
长调歌手孟克巴特尔演唱潮尔长调民歌(摄影:其力木格)  原标题:蒙古族长调民歌论坛在京举办,学者认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需创新性传承发展1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课题组承办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论坛暨都兰长调作品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蒙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特征、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主题,阐述了音乐理论及非遗保护方面的观点,提出了有益建议。    有学者谈及长调传承现状时...
查看更多
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争作非遗小传人
地方新闻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共同主办,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第九届娃娃庙会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争作非遗小传人”网络推选活动于2018年1月20日在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有中国民众自发组织的、最丰富的民俗活动,有中华民族在“尊时守位、知常达变”过程中形成的“革故鼎新、实事求是、安民富民”的核心思想...
查看更多
上海非遗手工技艺精品展惊艳台湾
地方新闻
1月20日,“欢乐春节”暨第八届“海派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指尖上的非遗—上海手工技艺精品展”在台湾高雄佛光缘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上海文化联谊会与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佛光缘美术馆承办。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吴榕美、佛光山副住持慧传法师和参展海派非遗传承人、台湾手工艺艺术家代表等一百余位两岸嘉宾出席开幕式。吴榕美副馆长代表上海主办方致辞。她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
查看更多
老树春深更著花——源自我省传统戏剧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专题报道
  河北是戏剧大省,剧种丰富、覆盖面广,剧团多且影响力深远。然而,我省戏剧和剧团发展也同样面临诸多严峻挑战。1月10日,以“传承·涵养·振兴”为主题的河北省传统戏剧保护发展座谈会在邢台市召开,来自文化部、省文化厅的领导及我省戏剧界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戏剧院团长等汇聚一堂,为燕赵梨园老树“把脉问诊”催生新花,他们就我省传统戏剧剧目该如何抢救保护、观众群体如何培养、文化生态如何涵养以及基层戏剧院团和地方戏种如何传承振兴等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
查看更多
荆楚大地弘扬戏曲文化有门道
专题报道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流变地和聚集地,曾培育了余三胜、谭鑫培、曹禺、陈伯华等戏剧大师。近年来,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固本浚源,延续根脉,以推进戏曲进校园为有效抓手,着力加强戏曲剧目生产、人才培养、院团建设、戏曲群众组织建设,全力推进湖北戏曲繁荣发展,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扎...
查看更多
八桂非遗 传承有道
专题报道
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学生在画侗族农民画(摄影:龚普康)    近日,由文化部、中国驻英大使馆联合主办的“传承匠心·百年绣梦”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圣保罗大厅举办。来自广西的4名绣娘联袂主秀“传承匠心·百年绣梦”时装大展,颇受赞誉。    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文化走出去”、文化扶贫、艺术创作的重要角色。这是广西加强非遗保护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西通过育产业、进校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