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让非遗的花朵盛开在青春田野
专题报道
草原上马头琴琴声悠扬(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村寨里侗族大歌气氛热烈(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青年人在唱民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中,中国大地出现了各类音乐和曲艺。今天,它们有的以非遗的形式得以传承。其中,青年功不可没...
查看更多
世界茶乡看浙江
专题报道
茶,不仅是中国的国饮,更是世界的共同语言。从西湖龙井到安吉白茶,浙江名茶不仅香飘四海,更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1月1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一周年浙江主场活动暨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成果展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同时拉开成果展演和交流对话等系列活动的序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年来,浙江以...
查看更多
公益诉讼助力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劳动成果与智慧的结晶,具有珍贵的历史及现实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开展非遗领域公益诉讼是我国探索非遗司法保护的新路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一段时间以来,公益诉讼在非遗领域的研究探索以及多起成功的非遗公益诉讼案例,对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非遗纳入公益诉讼的保护范围、构建完善的非遗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利于提升新时期我国非遗司法保护力度,推进非...
查看更多
中国师资培训班(第一期)暨中国高校《公约》专项培训倒计时1天!
要闻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共同启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班(第一期)暨中国高校《公约》专项培训将于11月22日在北京开班。 师资是非遗人才培养的立身之本,“非遗与教育”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的优先资助事项之一。此次培训旨在顺应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需要,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其相应机构的运行机制,特...
查看更多
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在龙南圆满闭幕
专题报道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民生而志,咏歌所含”。11月19日,以“唱响原生民歌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闭幕式在江西省龙南市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举行,晚会还以直播方式进行全网推送。这是龙南承办第32届世客会后的又一件大事好事,也是文化工作者和文化爱好者的一场文化盛宴。 据了解,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共同承办。邀请田歌...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广西篇
专题报道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参与此次申报的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2014)和茶俗(瑶族油茶习俗)(2021)。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 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是以广西梧州市、桂林市、横州市等地种植的茶叶为原材料,经过采青、晾青、杀青、揉捻、沤堆等多道工序,制造出外观色泽黑褐光润、茶汤呈琥珀黄红之色、喝时滋味醇厚甘爽、闻有槟榔香味等品质特征的六堡茶的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广东省
专题报道
广东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2008)主要流布于广东省潮州及周边地区。其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主,主要程式有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与瑞气圆融等21式。 潮州工夫茶艺宣传短片(视频来源:潮州日报)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四川篇
专题报道
四川 四川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进行人工茶叶种植制作的地区,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本次入选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四川省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即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2008)和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2021)。 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庄叶茶,明末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工艺独特,工序考究,从采摘、杀...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贵州篇
专题报道
贵州 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的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制作技艺分五道工序:杀青、揉捻、做形、提毫、干燥,所有操作在锅里一气呵成。其特点是外形紧细卷曲、毫毛均匀满布色泽绿润,茶汤嫩黄绿明亮,香气嫩栗香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甘甜,叶底嫩匀、黄绿明亮。 都匀毛尖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云南篇
专题报道
云南 云南茶叶的种类多,分布广,现代的保护与传承努力成果非常显著。作为茶叶发源地,云南省拥有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2008)、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2008)、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2011)、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2021)、滇红茶制作技艺(2014)、茶俗(白族三道茶)(2014)等六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