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论坛
我国“非遗”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   刘锡诚     我国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3年启动,当时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并展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6年2月8日...
查看更多
皮影民间艺术摆脱传承困局
专题报道
皮影民间艺术摆脱传承困局      台前无数掌声,幕后多少泪滴。“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说的是中国皮影艺人的能耐。    “这么好的艺术,不努力很快就没了。”凝望着幕布映出上下翻飞的皮影,从艺五十余载的广东陆丰皮影剧团导演彭美英感慨万千。记者采访发现,作为我国三大皮影派系之一、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皮影的变迁,折射出这门民间传统艺术如何走出沧桑、重现辉煌。    历经荣耀的皮影戏    “相比北方影戏,陆丰皮...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展演亮相澳大利亚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展演亮相澳大利亚      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澳大利亚教育学会、中国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澳建交40周年——文化中国·澳大利亚行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悉尼歌剧院展演”活动日前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澳两国文化交流,进一步增进中澳两国青少年的了解和友谊。此次展演通过音乐、舞蹈、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其间,新经典民乐组合“大川国乐”及国内部分歌唱家作为演出嘉...
查看更多
携手青年一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携手青年一代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轻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上非常重视青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年轻人的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未来几个月中将举行三次分区青年论坛,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焦点对话与活动帮助青年一代增强保护意识、巩固知识、提高保护能力。    第一次青年论坛定于2012年9月23日至26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
查看更多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其他新闻
五大名窑大师京城探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    中国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暨中国艺术陶瓷发展论坛”19日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五大名窑大师就中国艺术陶瓷的创作现状、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研讨。    陶瓷制作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宋代被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技艺炉火纯青。    此次五大名窑大师精品展展出当代精品近50件,包括汝窑朱文立、孟玉松,官窑郦越宁,哥窑徐朝兴、徐定昌、陈爱明,钧窑孔...
查看更多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专题报道
浙江的非遗不住博物馆,要沾烟火气 杨晓政  虾爆鳝面 蓝印花布     河坊街上的蓝印花布、奎元馆里的虾爆鳝……     这些老杭州的最爱,近日入选省非遗解读入选密码    迢迢年华谁老去。那些历史中的注脚,旧时生活的精彩,总要以某种形式流传下去。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项目共202项。其中,老杭州们耳熟能详的好玩意不少:试问,幼时有几个杭州的80后没有穿过蓝印花布扯的衣裳?没拉着爸妈吃一碗汤香扑鼻的虾爆鳝面...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中国范式” 彭兆荣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总结、建构和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尤显迫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国际经验  当今,“遗产事业”已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和社会现象之一。纵观全球“遗产事业”的现状,世界主要的遗产大国已在遗产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到前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根据是这些国家已建立了成熟的、特色鲜明的遗产体系。遗产体系在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全球介绍和推广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是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
合作普查地中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合作普查地中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7月6日,埃及、黎巴嫩和约旦在保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三个合作国家作为“地中海活态遗产”项目的参与者,经过数月的周密准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该项目由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资助。合作国家将得到175,000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国家计划的实施,这些计划主要基于社团组织层面的普查。    在黎巴嫩,Zajal是一种分布很广的诗歌唱诵形式,研究团队将和Zajal的社团组织一...
查看更多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进京
其他新闻
“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进京     由北京民族文化宫、贵州民族文化宫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今起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开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傩文化展览。展览分为“傩的历史”、“傩戏艺术”和“傩面具艺术”三个单元,共展出各式珍贵的文物近500件,包括傩戏表演时使用的傩案、法印、铃铛、牛角枚等道具和古朴精致的傩戏服装,以及来自藏、仡佬...
查看更多
留下“过去时” 记录“现在时”
专题报道
留下“过去时” 记录“现在时”——以“花儿”保护为例谈建立非遗博物馆(数据库)的必要性        王文韬    民歌跟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和所处的时代是不能分割的,流行于甘、青、宁、新四省区的花儿,就是发自老百姓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讴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儿所依存的传统文化空间已不复存在,致使“花儿的文化内囊渐空,内涵缺失”。为使花儿的生命得以延续,大家想了许多办法,笔者以为,为花儿建博物馆(或数据库),对花儿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收集、梳理与研究,将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